秋夜的枕畔,总浮动着蟋蟀的浅唱。那细碎的吟哦像浸了月光的丝线,轻轻缠绕着睡意,让每个梦境都沾着草木的清芬。
虫鸣本是天地间的寻常絮语,偏逢着多情的人,便洇出了满纸诗行。早在《诗经》的光阴里,蟋蟀已叩响了文字的门扉。
春秋的人们细数着它的踪迹:七月在野地里藏着,八月跃到屋檐下,九月溜进门槛边,十月便索性蜷在床底,成了秋夜最贴身的陪伴。
后来的诗人听着这虫鸣,总忍不住牵起时光的丝线。清代李四维笔下,“疏篱草径行人少,蟋蟀吟时正夕阳”,寥寥数字便铺展开一幅孤寂的秋景 —— 落日照着空寂的小径,虫声裹着暮色漫过来,把岁月的痕迹都染得愈发清晰。
这一声声漫吟轻唱,原是秋的私语,却被多情的心听出了万千滋味。
它让秋意在夜色里慢慢酿得醇厚,也让诗意在时光里渐渐沉淀,成了秋夜最绵长的余韵。
1、《蟋蟀》
李四维〔清代〕
山郭江村雨后凉,西风吹冷豆花香。
疏篱草径行人少,蟋蟀吟时正夕阳。
2、《十六字令·蟋蟀》
陈珍瑶〔清代〕
听。窗外寒虫彻夜鸣。声声絮,莫也诉离情。
3、《蟋蟀》
释行海〔宋代〕
少年不解客中愁,砌下寻来斗过秋。
今夜雨窗听不得,声声浑欲白人头。
4、《舟中闻蟋蟀》
宋琬〔清代〕
芦荻花飞似柳绵,惊心又是授衣天。
不知促织从何至,载得秋声满画船。
5、《转应曲·蟋蟀》
吴绮〔清代〕
蟋蟀,蟋蟀。啼向兰闺声急。
泰娘初解离情,悄拥鸾衾梦惊。
惊梦,惊梦。斜月压帘霜重。
6、《蟋蟀》
白玉蟾〔宋代〕
白发秋来又几茎,萍蓬湖海困平生。
三更窗外芭蕉影,九月床头蟋蟀声。
7、《吟蟋蟀》
柳成龙〔明代〕
蟋蟀鸣何急,声声如有情。
幽人半夜起,明月在西庭。
8、《踏莎行·咏蟋蟀》
董俞〔清代〕
切切凄凄,叨叨絮絮。西风驿路伤心处。
明知枕畔不堪听,何劳故傍疏灯语。
古迹丹枫,寒城白苎。便须谱入悲秋句。
玉人起坐泪阑干,声声断续纱窗曙。
9、《试院初闻蟋蟀》
华镇〔宋代〕
窗前落尽梧桐叶,床下新闻蟋蟀声。
瘦骨不禁秋气重,夜深虚幌梦魂清。
10、《蟋蟀》
朱颐㙇〔明代〕
蟋蟀关何事,哀音入夜偏。
寥寥闲永漏,切切乱鸣弦。
乍逐微风断,还从疏雨连。
闺中有思妇,怪尔不成眠。
【声明】图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立即删除。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