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名人轶事] 原创 “宁波皇后”苏青:晚年生活落魄,蜗居10平米小屋,沦为看门大姐

4 已有 13 次阅读   8小时前
原创 “宁波皇后”苏青:晚年生活落魄,蜗居10平米小屋,沦为看门大姐
壹周历史 2025-10-15 14:51
苏青和张爱玲,两位在文学上都具备非凡才华的女性,不仅在作品上有着相似的影响力,她们的命运轨迹也有许多相似之处。苏青仿佛是一朵洁白的茉莉花,优雅地绽放,静静地面对命运的起伏。
相比于张爱玲,苏青的少女时代充满了幸福和自由。她在一个开明的家庭中成长,受到家人们的宠爱和关怀。苏青的父母并没有对她的性别有所偏见,尽管她是个女孩,她从小便得到了家人无微不至的爱护。这样的家庭环境使她成为一个自信、活泼、自由的女孩,光彩照人,充满生机。
1914年,苏青出生于浙江波鄞的一个书香门第,原名冯和仪。这个名字源自她祖父对“鸾凤和鸣,有凤来仪”这一成语的喜爱,寓意着吉祥与美好。虽然冯家注重文化传承,但他们并不拘泥于封建礼教,给苏青提供了一个自由成长的空间。年幼的苏青如同一只自由的小鸟,在这个充满关爱和温暖的家庭中无拘无束地成长。
然而,苏青的命运并非一直如意。她的父亲冯浦在苏青出生的那年前往哥伦比亚大学攻读经济学,五年后回到上海工作,担任银行经理。然而,随着1925年银行倒闭,冯浦的健康状况迅速恶化,不久后去世。苏青和母亲不得不返回老家,开始了艰苦的生活。
尽管如此,苏青凭借自己的才华,在1933年考入了民国的中央大学。她不仅在学业上表现优异,且以出众的容貌和聪慧的才思赢得了“宁波皇后”的称号。尽管如此,她的婚姻生活并不如意。她与李钦结婚后,便选择了隐瞒自己的婚姻,专注于学业。然而,怀孕后,她不得不暂时中断学业,回到了丈夫家。
李家的封建思想与冯家截然不同,李家对女性的压制让苏青在婚姻中备受煎熬。她的丈夫和婆婆都对她不屑一顾,尤其是在苏青生下四个女儿后,家庭的压力愈加沉重。直到1942年,她终于生下了一个儿子,才稍微缓解了这种困境。
苏青虽然才华出众,但在家庭中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她热爱读书,写作是她唯一的精神寄托。然而,她的丈夫不但不理解她,还因她的才华而感到威胁,对她进行了种种打压。这种压抑的生活让苏青决定将这些不满和心情倾诉于文字,于是她写下了自传性小说《婚姻十年》,并于1943年在《风雨谈》杂志上连载。这篇作品真实地反映了她的婚姻生活和内心世界,深刻的情感和对自我认知的觉醒,打动了许多读者,获得了广泛的关注。
《婚姻十年》发表后,苏青再也无法忍受这种困境,她选择离婚,开始了新的生活。虽然离婚给她带来了心理上的自由,但经济上的困境随之而来。幸运的是,她遇到了陈公博,他对苏青十分欣赏,给予她经济上的帮助,并邀请她担任私人秘书。尽管这份工作她只做了三个月,但两人依然保持着良好的关系。
1943年10月,苏青获得了陈公博的资助,创办了《天地》杂志社,成为了社长和主编。她以其出色的能力,让《天地》成为当时最受欢迎的杂志之一。许多著名作家,如张爱玲和周作人,也纷纷加入了这个杂志。《天地》不仅出版了大量受欢迎的作品,而且销售火爆,几乎每一期都迅速脱销。
1945年,苏青出版了散文集《饮食男女》,其中的代序是《苏青张爱玲对谈记》。她凭借这本书再次在上海文坛崭露头角,成为当时最具声望的女作家之一。甚至张爱玲也曾表示,自己与苏青相比,甘愿退居其后。
然而,随着抗日战争的结束,苏青的生活开始遭遇剧变。由于与陈公博的关系,她遭受了各界的舆论压力。新中国成立后,苏青试图适应新的社会环境,她加入了“妇女生产促进会”,希望能够找到一份工作,但始终未能如愿。甚至当《上海日报》希望她为报纸写作时,她一连写了32篇稿子,却连一分钱稿费也未能得到。
1951年,在夏衍的帮助下,苏青顺利进入了上海市文化局的戏剧编导学习班,之后加入了芳华越剧团。然而,尽管她的贡献获得了好评,她的成就始终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1955年,因与贾植芳的关系,苏青在胡风事件中被牵连,被关进了监狱。两年后获释,但她回到剧团时已经没有工作了,为了生计,她不得不在剧场做门卫。
苏青的晚年充满了不幸。她因为舆论的压力,选择和小女儿、外孙一起住在仅有10平方米的小屋里,生活艰难。她还深受肺结核、糖尿病和心脏病的折磨。1982年12月,曾经风光一时的作家苏青在上海去世,享年68岁。
尽管苏青一生遭遇了许多不幸,她依然像茉莉花一样默默承受,选择在适当的时候反抗命运。她没有因生活的打击而消沉,反而凭借自己的才华,永远铭刻在了人们的心中,成为与张爱玲齐名的文学巨匠。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