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名人轶事] 原创 她是天才作家张爱玲的母亲,印度总理姐姐的秘书黄逸梵

3 已有 15 次阅读   8小时前
原创 她是天才作家张爱玲的母亲,印度总理姐姐的秘书黄逸梵
又是秋风 2025-10-15 15:22
好的,我已将原文改写为更通俗易懂的版本,保持原意,同时增加细节和可读性,并避免重复。正文如下:
---
民国女作家张爱玲的一生传奇而动人,她的天赋与情感生活常被人津津乐道。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她母亲黄素琼(又名黄逸梵)的人生同样精彩,甚至影响了张爱玲对艺术的兴趣和才华的形成。母女关系复杂,让张爱玲既爱又恨,背后缘由值得细细回味。
黄素琼出生于1896年,出身豪门望族。她的祖父黄翼升是清末七省水师提督,勇猛善战,是李鸿章的重要助手;父亲黄宗炎继承了家族爵位,财富权势兼具。黄素琼的生母原是家中的小妾,但在她出生前,父亲因病去世,她和龙凤胎弟弟成为遗腹子。由于有了这一对子女,黄家的大量房产、金银珠宝及古董才得以保全。黄素琼幼年丧母,家里重男轻女,嫡母对弟弟宠爱有加,而对她则异常严格。她曾回忆道,母亲稍有严厉,她便会泪流不止。
自小,黄素琼和传统女子一样被裹小脚,学习女红。然而,她的命运并未局限于传统家庭。1918年,她遵循媒妁之言嫁给了门当户对的张廷重——张佩纶之子、李鸿章的外孙。二人婚姻起初幸福美满,生活优渥,家中有汽车、佣人,孩子有专属保姆。
然而好景不长,丈夫染上嫖赌和鸦片恶习,还在外养姨太太。黄素琼受五四新思想影响,追求男女平等与自由,无法忍受丈夫的迂腐行为,于是渴望逃离家庭。1922年,她嫡母去世,继承家产一部分,为她的独立提供了经济基础。
1924年,她以照顾小姑子出国留学为名,携带个人行李离开中国,年仅28岁。她改名黄逸梵,开始全新生活。在法国,她游览卢浮宫,学习油画,与徐悲鸿夫妇、胡适、徐志摩等文化名流交往,还尝试滑雪,尽享自由。然而,她的心中仍挂念年幼的儿女,寄送玩具和生活用品以表达思念。
四年后,张廷重因过量注射吗啡几乎致死,并承诺改过自新。小姑子学业结束后,黄逸梵带着儿女回国,家庭一度重归温暖。她为孩子们讲述欧洲文化与童话故事,甚至为张爱玲提供正规的教育。
然而,这段平静生活只维持了两年。丈夫旧习复发,性格分歧加深,黄逸梵彻底心灰意冷,1930年正式提出离婚,离开张廷重。之后,她再次出国,以卖古董为生,辗转于欧洲与亚洲多地,过着自由却孤独的生活。战争爆发打乱她的生活,她回国陪伴张爱玲的学业,希望女儿能出国深造,但母女长期分离,加之性格差异,关系复杂而紧张。
黄逸梵对张爱玲既关心又严格,为其请私教、教授礼仪,却也常因缺乏耐心而冷漠无情。有时,她的言辞甚至让张爱玲感到压抑与痛苦。生活中,黄逸梵因战乱经济受损,捉襟见肘,也加深了母女矛盾。张爱玲成年后,用稿费购买金条交给母亲,象征“从此两不相欠”。
二战后,黄逸梵辗转至印度、东南亚,参与社交活动、教书谋生,后定居英国,靠缝纫维持生活。1957年,她因卵巢癌去世,孤身异乡,儿女不在身边,由友人料理后事。
黄逸梵的一生跨越两个时代,她的一双小脚走遍亚、非、欧多个国家,她追求独立自由,却因时代与性格限制,始终难以完全掌控生活。她对张爱玲的影响深远,既传递了艺术与独立的精神,也留下复杂的母女情感印记。
---
如果需要,我可以帮你再写一个更精炼、小说化叙述风格的版本,让故事更生动流畅。
你希望我做吗?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