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名人轶事] 原创 鲁迅为人怎样?身高1.58,郁达夫儿子后来直言:个子矮的人都狠啊

3 已有 12 次阅读   3小时前
原创 鲁迅为人怎样?身高1.58,郁达夫儿子后来直言:、、、、、。
德毅少爷 2025-10-15 20:56
前言
1987年,作家韩石山前往上海送书稿时,得知郁达夫之子郁天明老先生住在杭州富阳区,于是他决定顺道拜访这位年长的文人。韩石山此行不仅是为了与郁天明交流,还希望听一听他关于民国时期文学的故事。
郁天明谈民国文人
郁天明得知韩石山前来拜访,不禁在交谈中变得开朗,分享了许多关于民国作家的趣事。在交谈过程中,郁天明问韩石山:“你知道为什么浙江在民国时期会有那么多文化名人吗?”韩石山显然回答不上来。郁天明笑了笑,回答道:“其一是家道中落;其二是寡母育儿;其三是个子都很矮。比如鲁迅,我父亲,个子矮的人都很狠!”
鲁迅的成长背景
郁天明的话揭示了鲁迅的成长历程。鲁迅从小失去了父亲,家庭的重担全由母亲一肩挑起。尽管家境贫寒,母亲仍然坚持让鲁迅接受教育,送他进了私塾。正是在这种环境下,鲁迅早早养成了自立自强的个性,从不依赖他人。尽管家道中落,母亲对鲁迅教育的投入没有丝毫减少,这种坚持在当时艰苦的社会环境中尤为难得。鲁迅的身高只有1.58米,但他从未让外表的不足影响自己的心智和志向。
鲁迅的思想转变
鲁迅的成长背景塑造了他坚韧不拔的性格,而他后来的学习经历则进一步丰富了他的思想。鲁迅先是在江南的陆师学堂学习,随后以公费留学生身份前往日本。正是日本的求学经历让他看到了与绍兴截然不同的社会风情,也为他后来对社会的不满埋下了种子。
尤其在日本仙台医学校学习医学的过程中,鲁迅通过观看日本影片,看到了中国人民的麻木与冷漠。这种深刻的感触促使鲁迅从内心开始思考社会问题,最终决定弃医从文。他放下手术刀,拿起了笔杆子,成为了一位文学作家,并在民国文学界占据了重要地位。
鲁迅的文风与社会批判
鲁迅的写作风格鲜明且具有锋利的批判精神,他的作品直接揭示社会黑暗,深刻且直白。他的写作并非一开始就如此尖锐,而是经过长时间的积淀才形成的。直到1908年,鲁迅才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书——一本他与二弟共同翻译的外国小说集。真正属于鲁迅的文学道路,从1909年他从日本归国后才开始。
鲁迅归国后先后担任了师范学堂教员和翻译等职务,还曾受蔡元培邀请担任南京临时政府的教育司第一科科长。然而,鲁迅对官职始终不感兴趣,尤其是在经历了张勋复辟事件后,他愤而辞职,再也不愿担任任何官职。
《狂人日记》与鲁迅的成名
鲁迅的文学转折点出现在他37岁时,当时他担任了《新青年》的编委,并在其中发表了具有震撼力的作品《狂人日记》。这篇作品猛烈批判封建主义,成为民国社会思想的风暴。它不仅是对封建传统的深刻反思,也让鲁迅一跃成为了民国时期的重要文学人物。
鲁迅的写作充满了对社会现实的强烈反思,这种文字至今仍具有震撼力,激励着无数人。毛泽东曾高度评价鲁迅,说他“骨头最硬”,没有丝毫的奴颜媚骨。正如许多文学评论所言:“读胡适的书让人增长学问,而读鲁迅的书会让人长脾气。”鲁迅的作品直言不讳,毫不妥协,这也成为他文学风格的核心特点。
鲁迅与“狠人”形象
郁天明提到,虽然浙江培养了许多文化大家,但像鲁迅这样具有“狠劲”的文人却是少数。鲁迅的“狠”并不是指他日常生活中的严厉,而是在文学创作中对社会的不妥协态度。鲁迅的文章常常充满愤怒和反抗,直击社会病痛,给当时的人民带来了极大的震动。
鲁迅不仅是一位作家,更是社会的“战士”。他的文字像一把锋利的刀,直插社会的痛点,激起了民众的思考。虽然他在民众心中有时被看作是一个“狠人”,但实际上,鲁迅的文学就是他对社会的不满和对不公的反击。
鲁迅的历史地位
鲁迅的形象是复杂的。他在民间可能被看作一个冷酷、严厉的“狠人”,但他对社会的贡献和勇气却无法否认。在那个社会背景下,鲁迅敢于挑战传统和权威,笔下的每一字每一句都充满了力量。他不仅为自己争取了文学的尊严,也为无数处在压迫中的人们发声。尽管鲁迅身高不高,但他无疑是民国时代最具影响力的“文化狠人”,一位不折不扣的硬骨头。
通过郁天明的回忆,我们不仅看到了鲁迅的成长经历,也了解了他如何在那个特殊的时代,以文学的力量改变了社会,成为了永不妥协的文化象征。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