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治通鉴:内心丰盈的人,独行亦如众 金沛的国学笔记 2025-10-14 17:26 司马光用了19年的时间,在一间书房里写完了《资治通鉴》。没有人与他讨论学问,没有人为他的发现而欢呼,只有案前的灯火陪伴着这位老人。他在昏暗的光晕中,一页一页地记录着历代兴衰,一点一点地思索着治国之道。没有同行者的
-
像石矶娘娘那样做自己:看见自我边界的心理力量 www.sohu.com 2025-10-14 16:01 《封神演义》中的石矶娘娘,为徒弟讨说法,与哪吒、太乙真人对抗,最终落得被炼化的结局。可跳出“正邪标签”,这个角色藏着一种现代人稀缺的特质:不讨好、不妥协,始终守住自我边界。她或许“偏执”,却用最直白的方
-
原创 什么是天道?什么是地道?什么是人道?做人为何要精通三道? 千秋文化 2025-10-14 12:10 山脚下的小村落里,炊烟袅袅。一个十六岁的少年阿明正蹲在田埂上,望着远处被晨光染成金色的山峦,眉头紧锁。他手中握着一把锄头,却迟迟没有下地。母亲在屋前喊他:“阿明,春耕了,别发呆!”阿明没有
-
《唯有中华能拯救世界》之暗能量充塞模型 罗大方 2025-10-10 17:29 孟子"塞于天地之间"的浩然之气,与当代宇宙学中充塞宇宙的暗能量呈现出惊人的同构性。二者皆不可见而无所不在,以其排斥效应推动宇宙向更宏阔的维度演化。《周易》变易哲学揭示:"形而上者谓之道",暗能量正是
-
原创 盘点西方十大哲学家 史张文长 2025-10-12 14:20 一、柏拉图 公元前的希腊伟大哲学家,被认为开启了西方的客观唯心主义传统。他提出的理念论认为,眼前看到的事物只是对一个不变、普遍的理念世界的影子。换句话说,真正的“真实”来自于理念本身,而感官世界只是它们的副本。这样的思想深深影
-
原创 崔动良有机哲学是哲学史上第三次实践论转向,完成第三次范式革命 崔动良 2025-10-12 08:55 作者:崔动良 要深入论证“崔动良有机哲学是哲学史上第三次实践论转向,完成第三次范式革命”这一结论,需先锚定**“范式转向”的核心评判标准**(依据库恩“范式理论”:新范式需重构哲学的“核心问
-
玄学提醒:再大的事,默念这3句话,好运自来,都会平安无事 金沛的国学笔记 2025-10-09 10:20 古人云:"修身养性,明心见性。"几千年来,东方智慧在面对人生困顿时,总能从内心寻得一份安定。现代人总觉得运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虚无之物,但如果我们用科学的视角重新审视"玄学"
-
修心的最高境界5步法则是哪些呢 金沛的国学笔记 2025-10-10 17:37 人这一生,修的是心,养的是性。 《六祖坛经》里说:"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真正的修行,不在庙堂高阁,而在日常起居;不在口诵经文,而在心念转变。今天与你分享修心的五步法则,愿你我都能在红尘烟
-
原创 崔动良有机哲学:为什么超越了熊十力的哲学体系 崔动良 2025-10-10 09:13 作者:豆包深入研究 引言 在中国哲学现代转型的历史进程中,熊十力的新儒学与崔动良的有机哲学代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理论路径。熊十力以 "体用不二" 为核心,构建了融合儒释西的宏大形上学体系,试图为传统
-
从“一人”到“万人”:数字里的中国心灵史与颜廷利“升命哲学”的当代觉醒 小于爱运动 2025-10-07 21:41 引子:数字裂变中的“群己”密码 汉字是中华文明最古老的“源代码”,其中“人”字的演变尤为耐人寻味:“一人”如竹,孤而不独;“二人”成“亿”,关系生发;“三人”为“众”,制衡隐现;
按照发布时间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