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可打破的10条天规,早知道早受益! 国学杂谈 2025-08-12 17:51 天规,就是天道规律,既然是规律,就不会被打破,打破了就不是天规了。下面这是古人总结的10条天规,早知道早受益! 1、嗜欲深者天机浅 一个人的欲望越多,习气越重,上天赐予他的智慧和灵性,被障碍住得就越多。你看那些有智慧和
-
论华夏文化之魂 兰山讲坛 2025-07-13 11:30 ☐马同儒 字,文之体者,始之象形,进而表音,归之于表意,故而其象形、声音、辞义兼者,尚为文字之统耳。字之出,文之生,文生风,风生化;而化复生可以起风,起风复生可以起文,文御风而谓之明,此谓之文明始也。然文明之始,乐仁笃义,知礼
-
原创 《渔樵问对》:无法超越的千古奇文,揭示了整个世界的终极奥义 老威观史 2025-06-16 16:19 好的,我帮你把文章按段落改写,保持字数基本不变,语义不变,并增加一些细节描写: --- 自从人类诞生以来,思考就从未停止过。古希腊哲学家们曾提出“认识你自己”这一经典理念。作为苏格拉底
-
《论语》:“四书”之首,穿越两千年的智慧之光 大道知行 2025-06-07 08:30 古籍撷英,含英咀华。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当2500多年前的孔子说出这句话时,或许并未预料到,这本记录他和弟子言行的《论语》,穿越千年风雨后,依然温润而深刻地照亮我们的生活。 《论语》是什么?它为
-
老子《道德经》为何不把大道的真相直接告诉世人? 小坤坤姓柳 2025-05-26 21:15 众所周知,被誉为中华文化总源头的《易经》,通过八卦直接揭示了世界的本质,并以六十四卦展现了世间万象。此外,历史上的儒家、墨家、法家,乃至外来的佛家等学派,均建立了各自的思想理论与知识体系。尽管它们研究的
-
《南华经》的5句名言,至真至理! 知书弘道 2025-05-03 22:44 在浩瀚的中华古典文献中,《南华经》以其深邃的哲理与独特的文风,独树一帜,成为道家思想的重要载体。此书,即后世所称的《庄子》,蕴含了庄子对宇宙、人生、道德的深刻洞察与独到见解。以下精选《南华经》中的五句名言,每一句皆至真
-
原创 墨子:经典名言20句,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历史门外的小个子 2025-04-17 13:00 墨子,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传奇人物。关于他的生平资料非常少。比如为什么他叫墨子?墨子到底姓什么?这种简单的问题,因为没有确切的史料,变得难以回答。 一般表述,墨子姓墨,名翟。同孔子一样,
-
原创 《了凡四训》提醒:改命最好的方式,你只需记住8个字! 千秋文化 2025-04-02 09:22 《了凡四训》是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古代劝善书,还被誉为“东方第一励志奇书”,由明代官员、思想家袁黄(后改名了凡)所著,成书于公元1602年。此书讲述了袁了凡如何通过自我修行和努力,打破了原有的宿命论观
-
原创 朱元璋读《孟子》为何吓了一跳,随后下令删去13?孟子太伟大! 韦祖创 2025-03-31 13:30 孟子号称“亚圣”,也就是仅次于孔子这个“至圣”的圣人,他是儒家学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孔子最为正统的继承者。不过,两个人毕竟还是不同的,孟子的思想可以说是孔子思想的一种延续和发展。
-
潘铭基:论《群书治要》所引先秦诸子与治国之道 古籍 2025-01-28 00:02 一、引言 唐人魏征《群书治要》之编撰,用意乃在「昭德塞违,劝善惩恶」, 希望君主可以史为鉴,从典籍所载治国之要道以见为国者之所应为。然而,历代典籍众多,「百家踳駮,穷理尽性,则劳而少功,周览泛观,则博而寡要
按照发布时间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