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赵匡胤带进陵墓的10米书法,字字清晰无损,内含王羲之60幅手札 书画博学 2025-07-07 09:35 公元 303 年,琅琊王氏府邸迎来新生命,家族按序为其取名羲之。谁也未曾想到,这个婴孩日后会以笔墨重塑书法史千年走向。王羲之自幼拜入卫夫人门下研习书法,他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他遍临秦汉简牍、张芝草
-
一幅关于草书诀窍的优秀字帖,美不胜收 2025-07-17 21:31 发布于: 山东省 今天来分享的这幅作品,小编第一次看的时候,因为看到末尾有“晋右将军王羲之书”的题识,以为是王羲之的作品,但是小编仔细看里面的作品风格,却感觉不太像,仔细查询资料,才发现其中隐藏的故事…… 王羲之流传
-
有才可去补苍天:《补天》品石,养浩然之气 2025-07-15 16:49 发布于: 江苏省 女娲炼石补天,留一块顽石遗落人间;曹雪芹笔下,那石头便化作了通灵宝玉,见证了一场红楼大梦。 千年流转,石头承载的岂止是神话与传奇?一本《补天》品石录,正将这石中乾坤徐徐铺展——一块石头能装下千年历
-
【书画艺术2632期】古典韵致与人间诗意——品读刘永健的水彩画 骊歌声声慢 2025-07-14 14:32 艺术家简介 刘永健,1966年生于湖南新化,现为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美协会员,中国美协水彩画艺委会委员,中国美协全国美展评委库专家,文旅部中国艺术基金评委库专家,湖南省美协
-
于右任唯一的题字作品,引发大众热议,网友:还以为沈鹏写的! 书法网 2025-07-13 16:30 于右任是近现代书坛首屈一指的草书大师,林散之、沙孟海、沈鹏等都吸收过他的笔法,为了普及草书,他耗时数十年完成了《标准草书》的编写,被刘延涛称赞:“《标准草书》发千余年不传之秘,为过去草书作一总结
-
书法艺术之美,是形式美还是内涵美? 2025-07-12 20:05 发布于: 山西省 中国的书法艺术 中国书法的载体是中国文字——汉字。 最初的文字是为了实用 。人们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文字不断的被美化,终于在汉末、魏晋南北朝时期升准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品种,并逐渐同实用分离。 实用
-
原创 1963年怀旧年画|女民兵,喜上眉梢,老公公走好,不让它吹倒 东方求败 2025-07-13 13:05 ▲《平衡木运动》,该书于1963年由上海画片出版社出版,作者为金梅生,售价为一角三分。画面中,一位年轻的女性正在平衡木上专心练习运动技巧,她的每一个动作都透露出认真与努力。背景中,可以看到一群
-
【书法评论】方人也草书:笔墨间的自由灵魂 书画研究 2025-07-10 13:10 在当今书坛,方人也的草书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鲜明的风格,犹如一颗璀璨的星辰,吸引着众多目光。他的草书作品,不仅仅是笔墨在宣纸之上的游走,更是自由灵魂的尽情抒发,展现出一种超越传统束缚、直抵艺术本真的境界。
-
书法发展的10大规律 悟空看非遗 2025-07-10 06:10 马克思说,事物的发展都是有规律的,按照这个说法,书法的发展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归纳成10条,供大家辩证参考。 01 对字的结构有贡献(指创新)者会取得巨大成功 魏碑书法作品的结构内紧外松、剑戟森严,颜真卿的楷书结构外紧内松、宽博厚
-
国画十大要点 書畫聯盟 2025-07-09 08:46 1、笔墨 笔墨是中国画以文载道的表现手段,并不仅仅是绘画技巧。这一点好多人或不知,或不会用,会用了又没有文化的关怀。文化的缺失是笔墨无法得以理解、无法得以传承的“硬伤”。 什么是笔墨呢?清人刘熙载有云:“高韵、深情、坚质、浩气,缺一不可以
按照发布时间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