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山水画的朋友们会发现,古人喜欢画隐逸山水。画家把隐逸情怀和自然山水结合起来,表达无欲无求的生活态度。为什么有那么多文人雅士不慕名利,甘于平淡?看这些山水画就能找到原因。这幅《云烟胜景》是清代画家蔡嘉的作品,从题材看属于隐逸山水。描绘文人雅士住在山中,每天欣赏壮美山色、浮云流水。这么美的景色,无论谁看到之后都会忘记红尘世俗吧。
蔡嘉用墨色变化描绘山水云烟,由于墨色变化丰富,让人感觉有光彩出现。虽然没有五彩斑斓黑,但画家总结出墨分五色的表现手法。配合用笔变化,可以画自然山水的神韵。蔡嘉在创作中借鉴了明代吴门画派的笔墨风格,融合宋元技法。他笔下的隐逸情怀有真情实感,有天然韵味,让感受到隐士的心境。
蔡嘉 云烟胜景

从构图上,整幅画采用虚实对比的手法进行空间布置。前景是水岸高树,树林中露出院落一角。有一条山路向远方延伸,通往山中古寺。烟云雾霭遮住一段山路,让人联想到山中步步有美景。含蓄表达,贴合隐士情感特征,从形式到内容,都在强调作品与隐逸相关。
构图上出现大片留白,要么代表平湖景色、要么代表山中云烟。古人很聪明,在创作中发现了寓静于动的表现手法。要想突出山中静谧,就要有天籁之音,就要有云水变幻。留白周遭要有实境衬托,产生动感。古人云,蝉噪林逾静。就是这个道理,有对比,才有明确的感受,才能把抽象变成具象。
蔡嘉 云烟胜景 局部

在笔墨处理上,蔡嘉的手法很高级。比如前景山石,依稀可以辨认出是披麻皴,到了中景就变成他自己创造的皴法了。皴法是画家总结出来的创作方法,找不到合适的方法,当然可以根据自然景色进行描绘。不要被线皴、面皴、点皴,影响到创造性。
蔡嘉画中景墨色偏淡,接近拖泥带水皴,也接近点皴。他用自己的方法画出山石厚重苍润之美,在云烟的衬托下有种水墨淋漓的感觉。山中隐士洒脱不羁,用酣畅尽兴的笔墨塑造山川可谓相得益彰。
蔡嘉 云烟胜景 局部

在笔墨处理上,蔡嘉的手法很高级。比如前景山石,依稀可以辨认出是披麻皴,到了中景就变成他自己创造的皴法了。皴法是画家总结出来的创作方法,找不到合适的方法,当然可以根据自然景色进行描绘。不要被线皴、面皴、点皴,影响到创造性。
蔡嘉画中景墨色偏淡,接近拖泥带水皴,也接近点皴。他用自己的方法画出山石厚重苍润之美,在云烟的衬托下有种水墨淋漓的感觉。山中隐士洒脱不羁,用酣畅尽兴的笔墨塑造山川可谓相得益彰。
蔡嘉 云烟胜景 局部

选择隐逸生活,就是主张自然之道。这与山水画表现意境的核心具有密切联系。这就是从画中能看到画家心境的主要原因。你看到的是人间仙境,感受到画家的精神追求。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