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艺论·研究] 明代“最狂野”书法草稿,全球仅此一件,日本人赞叹:胜过王羲之

3 已有 44 次阅读   2025-10-09 12:57
明代“最狂野”书法草稿,全球仅此一件,日本人赞叹:胜过王羲之 

说起书法,人们总会想起王羲之书法的那种飘逸、颜真卿祭侄文稿》的沉郁、苏轼《黄州寒食帖》的苍凉,皆以笔墨为舟,流传千古。而在明代的书法史上,却有一个以不一样的行式书写笔墨,此人就是王铎,而他笔下的《草书诗稿墨迹册》更是以“狂野”之姿打破桎梏,成为了现今传世的唯一草书手稿。

此帖虽看似杂乱无章,但细看之下它井然有序,它并不是一帖成品的草书作品,而是一份创作草稿,让我们了解到原来草书大家也是需要在创作之前打草稿的,更是让我们学习到在书法创作之时是如何打草稿并设计创作作品的。

他以尖峰入纸,中锋运笔,笔锋在纸面上灵动游走,角度随笔画自如调转,如卷中 “渠” 字,上下交错,尽显险绝之态。独创的 “涨墨法” 更是神来之笔,墨色自然滴落纸面,枯润交织间,线条时而纤细如丝、轻盈灵动,似能随风飘动;时而浑重如石、坚实有力,彰显磅礴气势。

王铎作为与董其昌齐名、享有 “南董北王” 盛誉的书画巨匠,王铎的一生充满坎坷。身处朝代更迭的乱世,“贰臣” 身份带来的争议如影随形,内心的煎熬与挣扎,最终都化作笔端的墨痕,融入《草书诗稿墨迹册》的创作之中。

在笔法细节上,笔画起笔处,落笔成点,反毫平铺,与折角处的方折劲挺相得益彰;挺拔劲直的笔画,搭配快如疾风的行笔速度、鲜明的提按变化,以及顺势送出的收笔,共同塑造出刚健的线质与激荡起伏的用笔节奏,将草书的明快爽利展现得淋漓尽致。

初看此作,或许会被点画间的 “杂乱” 与涂改所迷惑,可细品便会发现,字字欹侧却通过相互呼应达成协调,点画浑厚且变化多端又不失节制,粗看不计工拙,细审则精微处应规合矩,无懈可击。

王铎一生以读书为乐,写诗高产,著述颇丰,这幅手迹不仅反映了特定历史背景下他的思想情感与生活状态,更为研究其文学创作提供了珍贵资料。

作为藏家祖传之物,原藏书稿众多,却因种种原因散失大半,现仅存十二页,愈发显得珍贵。而在当下,这幅 “最狂野” 的明代草稿更成为无数书法爱好者的临摹佳品。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