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为救李郎离家园,谁料皇榜中状元”“架上累累悬瓜果,风吹稻海荡金波”……每当黄梅戏经典唱段响起,那明朗、婉转、悠扬的唱腔总能勾起人们的集体记忆。在市档案馆馆藏黄梅戏档案中,珍藏着很多与这些经典唱段相关的原始资料,它们不仅是黄梅戏百年传承的鲜活见证,更无声地记录着这门艺术瑰宝在不同时期的发展与变迁。
馆藏黄梅戏经典剧目的唱片
馆藏黄梅戏档案资料有老曲谱、黑胶唱片、演出剧照、录音磁带等,其中《天仙配》一组唱片共3张,于1962年录制、1979年出版,泛黄的封面上印有“中国唱片”四字,中间的唱片信息介绍有剧名、演员以及伴奏乐队等。这些档案记录了当年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严凤英、王少舫深厚的戏曲功底和精湛的演绎成就,将七仙女与董永之间凄美的爱情故事诠释得如泣如诉、感人至深,堪称黄梅戏经典传世之作。

1959年4月,周恩来在上海观看《女驸马》,并接见严凤英。(翻拍黄梅戏照片档案)

1952年,为参加省地方戏观摩演出团在上海的演出,时任安庆市文化馆馆长的班友书整理了其中的《路遇》一折,改七仙女受命下凡为主动下凡,将董永的身份从秀才改为劳动人民,删繁就简,情节跌宕。剧中的董永、七仙女、土地神分别由王少舫、潘璟俐、丁紫臣扮演。当时演出反响很好,引起安徽省委重视,决定从安庆市抽调严凤英、王少舫等十余名艺术骨干组成安徽省黄梅戏剧团。1953年5月,黄梅戏剧作家陆洪非根据胡玉庭口述本进一步加工、改编《天仙配》全剧。同年9月,由省黄梅戏剧团在安庆首演,1954年,这部由严凤英、王少舫主演的舞台剧《天仙配》参加了在上海举行的华东区戏曲会演,取得了很大成功。

现年80岁的韩笑龙,曾任安庆黄梅戏剧院院长,多年来致力于整理与研究黄梅戏档案,也是馆藏部分黄梅戏档案的原所有者。据他介绍,经典都是在演出实践中不断打磨形成,如最初的唱词是比较直白的“树上的鸟儿喳喳叫,一路鲜花带笑颜”“树上鸟儿成对飞,青山绿水笑微微”,经过历次的改编完善,形成如今朗朗上口的“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既保留了民间小调的朴实,又多了几分诗意。上世纪50年代,正是《天仙配》的成功上演,使得黄梅戏走向全国、远播海外。

1955年,这部经典之作又搬上了银幕,一时间,大江南北、城市乡村,到处传扬着“七仙女”的故事,传唱着“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的优美唱段。据中国电影发行总公司的汇编材料统计,截至1959年年底,《天仙配》电影正式向9个国家及中国香港、澳门、台湾输出,观众达286万余人次,大陆放映计15万余场,观众达1.4亿人次。
1958年,朱德在安徽观看《天仙配》后接见严凤英。(翻拍黄梅戏照片档案)
从馆藏的老照片里足以窥见当年黄梅戏的演出盛况及影响力,1958年,朱德在安徽观看《天仙配》后接见严凤英,曾赞扬道:“严凤英演得好,唱得好听,这个演员很有前途。”1959年,刘伯承在合肥观看了《天仙配》,并接见了严凤英、王少舫。1959年4月,周恩来在上海观看《女驸马》,并接见严凤英等演职人员。
可以说,不朽之作《女驸马》的诞生,进一步扩大了黄梅戏在海内外的影响力。《女驸马》非黄梅戏传统剧目,最早是流传于潜山和岳西县的高腔剧目,原名《双救主》,这一传统剧目原本讲述的是春红(冯素珍的丫鬟)和李汉成(曾受过李兆廷父亲恩惠的人)感恩图报、造福来生,双双救助自己主人的故事。1958年,黄梅戏剧作家王兆乾从潜山弹腔艺人左四和手中得到原剧抄本,进行了很大的加工和改编,重新定名为《女驸马》,由安庆专区黄梅戏剧团首次搬上舞台,麻彩楼主演,参加安徽省第二届戏曲会演,获得省里关注。1959年,经陆洪非再度改编后,由安徽省黄梅戏剧团搬上舞台,严凤英担任主演,再度产生轰动效应,在安徽、上海、北京、杭州等地演出数百场。同年底,该剧由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搬上银幕,在全国又刮起了一股“黄梅风”。
馆藏黄梅戏经典剧目的唱片
打开馆藏的《牛郎织女》音带盒,画页封面印有1963年拍摄的电影剧照,内页上这样写道:“经典剧目《天仙配》《女驸马》和《牛郎织女》被誉为黄梅戏的三朵牡丹。”《牛郎织女》由陆洪非、金芝等编剧,时白林原稿谱曲,是严凤英和王少舫全盛时期的得意之作。唱法字正腔圆,道白细腻含蓄,是难得的艺术珍品。在录音带制作中,上海音像公司、合肥金声音带厂全力合作,运用了80年代的先进电子技术精制立体之音。保留了当年录音的原汁,充分体现二人委婉动听的唱腔和炉火纯青的演唱技巧。
2006年,黄梅戏凭借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全国认可的“文化瑰宝”,也为黄梅戏的保护和传承带来了新的机遇。
档案里卷边的老曲谱、泛黄的演出剧照、年代感十足的录音磁带、经典的黑胶唱片……这些都在无声地讲述着黄梅戏从民间走向殿堂的历程。它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艺术传承的基石,也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让黄梅戏的艺术生命在一次次记录中得以延续,让经典不被时间遗忘,流芳不止于传说。
市委书记孟景伟专题调研文化旅游工作
“桐城派”是个什么派
安庆百年文化地标,见证新人爱情
| 来源 :掌上安庆 编辑:姚琴
| 平台运维:安庆市新闻传媒中心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