獭的游乐场
世界如此精彩,值得我们探索、感受、记录、分享。
707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
上海博物馆的中国历代绘画馆,是国内唯一系统展示中国绘画发展的常设通史展。这篇主要分享明代后期松江画派的作品,以及晚明的人物画等。
上海博物馆书画展
关于中国书画发展史,我在上博东馆第一轮书画的分享中已有简介,感兴趣的可以查看上方合集。
明,董其昌、陈继儒,书画合璧卷。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香光居士,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工书,精鉴赏,擅画山水。此卷作于天启末、崇祯初年,另纸有陈继儒行书诗二首。
明,赵左,山居闲眺图轴。
赵左(约1550-约1637),字文度,华亭(上海松江)人。宋旭门生,后受董其昌影响。擅画山水,创“苏松派”。此幅全法黄公望,作于万历四十四年。
明,程嘉燧,山水图轴。
程嘉燧(1565-1643),字孟阳,号松圆、偈庵,原籍歙县,侨居嘉定。与李流芳、娄坚、唐时升并称嘉定四先生,也是画中九友之一。工诗词,精音律,山水宗倪瓒、黄公望,笔墨简净枯淡,疏放秀逸,意境萧然。
*.这幅标牌忘拍了,用了安徽省博新安画派展厅的介绍。
明,李流芳,林峦积雪图轴。
李流芳(1575-1629),字长蘅,号檀园,安徽歙县人,移居嘉定。擅山水、花卉,画风隽爽流畅。此幅作林峦雪色,留白以示积雪,笔法近黄公望、倪瓒。作于天启三年,作者时年四十九岁。
明,蓝瑛,拒霜秋鸟图轴。
蓝瑛(1585-1664后),字田叔,号蝶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擅山水、人物、花鸟,笔墨豪放苍劲。此幅勾勒作湖石,石背写意画竹枝、秋菊、木芙蓉,枝头栖止小雀,自题拟马远法。为作者传世少见花鸟画作之一。
明 恽向 溪山图轴
恽向(1586-1655),初名本初,字道生,号香山,武进(今江苏常州)人。恽寿平伯父,擅画山水。此幅作疏林茅屋,清溪乔岫,取法黄公望,略参董源,笔墨浑厚。
明,曾鲸,沛然肖像轴。
曾鲸(1568-1650),字波臣,福建莆田人,流寓南京。擅画人物肖像,用墨骨法,反复烘染后略敷色彩,人称“波臣派”。此图作于万历四十七年,作者时年五十二岁。
明,陈洪绶,饮酒读书图轴。
陈洪绶(1598-1652),字章侯,号老莲,晚号悔迟,浙江诸暨(今属绍兴)人。崇祯间任中书舍人,后于绍兴、杭州等地鬻画为生。擅人物、山水、花鸟。此幅作高士饮酒读《离骚》,人物衣纹落笔均匀,方中带圆,经孔尚任鉴藏。作于崇祯十六年,作者时年四十六岁。
明,项圣谟,探梅图卷。
项圣谟(1597-1658),字孔彰,号易庵,秀水(今浙江嘉兴)人,著名收藏家项元汴之孙。擅作山水,尤擅画松。是卷画赠诗友道开法师,自题和道开《忍饥看梅花诗》八韵。作于顺治八年,作者时年五十五岁。
明,杨文骢,为陈白庵作山水卷。
杨文骢(1597-1646),字龙友,贵阳人,流寓南京。擅山水,兼及墨竹,为“画中九友”之一。此卷祝陈白庵五十寿,笔墨松秀整净,为董其昌题赏。作于崇祯九年,作者时年四十岁。
明,文俶,写生花蝶图卷。
文俶(1595-1634),字端容,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文徽明玄孙女,擅花卉、草虫。此卷作岩岫间桔梗、石竹、萱花,石用烘染法,点缀蝴蝶,绢净妍丽。作于崇祯元年,作者时年三十四岁。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