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名人轶事] 原创 张大千教学生徐雯波学画,6年后娶她,送她一幅画卖了4377万

3 已有 11 次阅读   3小时前
原创 张大千教学生徐雯波学画,6年后娶她,送她一幅画卖了4377万
剧集播报 2025-10-17 13:40
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往往情感丰富,尤其是在民国时期,由于新旧文化的碰撞,这些文人对情感的表达变得更加奔放,往往忽视了传统伦理。这种情感的放纵导致了许多家庭破裂,也成就了不少后人眼中的风流韵事与不伦之恋。
例如,徐志摩为了追求林徽因,不惜抛妻弃子,却并未如愿得到她的心,反而转而与朋友的妻子陆小曼产生了关系;胡适在婚礼上竟然对新娘的表妹产生了兴趣,想要与已经育有二子的妻子离婚,结果却被妻子拿菜刀威胁,最终不得不放弃。
民国时期的文人不乏这样充满情感纠葛的故事,甚至连当时著名的画家张大千,也未能免俗。
张大千曾收了学生徐雯波来学习绘画。六年后,张大千不仅打破了伦理和年龄差距的禁忌,娶了徐雯波为妻。令人惊讶的是,他还赠送她一幅画,这幅画后来竟卖到了4377万。
然而,徐雯波并不是张大千的学生,而是他的女儿张心瑞的同学。第一次见到张大千时,徐雯波才12岁,怀着对这位艺术巨匠的崇敬之情,她请求张心瑞带她拜访张大千。尽管张大千通常不喜欢陌生人打扰,但面对这个青涩少女的拜访,他却显得十分温和。
张大千一眼就看中了徐雯波的美丽,认为她就像一幅生动的画,而徐雯波眼中的热情与纯真,更是让他难以抗拒。于是,他主动提议收徐雯波为学生,教她绘画。徐雯波不敢相信,自己能得到如此巨匠的青睐,于是欣然答应。从此,她常常出入张家,跟随张大千学习画技。
随着时间的推移,张大千和徐雯波的关系愈加亲密,张大千对徐雯波的感情也愈发深厚。徐雯波则在崇拜与信任中,渐渐产生了爱慕之情。两人的感情暗中发展,但这一切并未能逃过外界的眼睛。
张大千并非一位没有家庭负担的单身男子,他已经有八个子女,并且妻子黄凝素一直支持着他的事业,操持家务。黄凝素对张大千的爱深厚,为了他,她不辞辛劳,默默奉献。然而,当她年老色衰时,张大千却选择了年轻貌美的徐雯波,这令黄凝素无法忍受。她和张大千发生了激烈的争执,坚决不同意让徐雯波成为家中的一员。
与此同时,张大千的女儿张心瑞也陷入了深深的困惑。徐雯波不仅是她的同学,更是她带回家的朋友,原以为她们会成为闺蜜,没想到却成了父亲的情人。张心瑞痛苦不已,觉得父亲和好友的背叛让她无地自容。
尽管家人极力反对,外界的舆论汹涌,张大千和徐雯波依然决定走到一起。黄凝素痛苦不堪,最终决定通过公开离婚宣告这段婚姻的终结。这个曾经和谐的家庭,彻底破裂,八个子女也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创伤。
尽管张大千和徐雯波的爱情在某种程度上是真挚的,但他们也因此伤害了许多人。两人最终生活在一起,享受着对方的爱意与艺术的支持。张大千的创作灵感在这一段感情中得到激发,他的作品更加出色,徐雯波也越来越崇拜他。
然而,这段基于他人痛苦的婚姻始终无法掩盖其不光彩的一面。徐雯波在幸福的同时,对黄凝素和她的子女充满了愧疚。她常常在生活中尽量弥补这一切,尽力关心继子女,尽管她自己也有了自己的孩子。
在时局动荡之际,张大千带着徐雯波一家逃往国外。为了确保黄凝素的女儿安全,徐雯波将自己唯一的机票送给了她。她将年幼的儿女托付给他人照料。虽然这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洗清了徐雯波的污名,但也让她的孩子失去了父母。也许当时她并不想抛下孩子,而是希望等局势平稳后再将他们接回。然而,时局的变故让这一切变得无法实现,最终,徐雯波与孩子们的永别成了现实。
徐雯波的儿子张心建在孤独与绝望中等待父母的回归,然而终究等不到那个时刻。最终,他在极度痛苦中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留下一句“生活太苦,只愿不再有来生”,以最悲惨的方式告别了这个世界。
虽然张大千和徐雯波在国外得知了这一消息,但他们并未因此陷入过多的自责。毕竟,对他们而言,爱情与艺术始终是生活的核心。而家庭和孩子,却成了次要的存在。
最终,张大千与徐雯波携手度过余生。在临终之前,张大千将自己的大部分作品捐赠给了国家,剩下的则留给了徐雯波,这位比他年幼30岁的爱妻。张大千创作的《云山万众,寸心千里》也在拍卖中以4377万的高价售出,成为了艺术市场的一大亮点。
尽管张大千和徐雯波的感情在某种程度上是真挚的,但他们也以许多人的痛苦为代价。无论是张大千的妻子和子女,还是徐雯波的亲生孩子,都成了他们爱情故事中的牺牲品。即便他们最终相守一生,是否能够无愧于心、无悔于这段感情呢?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