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艺论·研究] 中国书画装裱形式里的艺术

2 已有 8 次阅读   2小时前
中国书画装裱形式里的艺术
深圳市书法院 2025-10-17 20:02
点上方蓝色字体一键关注书画 | 篆刻 | 鉴藏 | 国学 | 人文 | 历史
常言道:“人的美三分靠长相七分靠打扮”,对中国书画而言也是如此,作品本身的笔墨功夫固然重要,但一幅好的作品绝对少不了精致的装裱,故有“三分画,七分裱”之言。
明人周嘉胄《装潢志》中说:“古迹重裱,如病延医,前代书画历传至今,未有不残脱者,苟欲改装,如病笃延医,医善,则随手而起;医不善,则随剂而毙。”
其实,装裱是很修身养性的,画家将自己的画装裱成自己喜欢的样子,会有一种特别的成就感。也有一部分收藏家将看中的画卷入手后自己装裱,除了保护艺术品之外,还能让艺术品更加珍贵有格调。
现在虽然有了更高新的装裱技术和配套材料,但装裱的精髓还是不能丢。自古以来,书画装裱的形式里藏着的不少的美学艺术呢!
—— 手工装裱的品式通常有 ——
▽第一类,立轴
从左往右分别是:一色,两色,三色,斗绫,纸镶绫边,纸镶绢边
从左往右分别是:框二色,宋(宣和)式,诗堂,集锦,锦眉,间隔一色
▽第二类,屏
屏条
通景屏
▽第三类,对联
▽第四类,手卷
撞边卷、套边卷
▽第五类,册页
经折
推蓬式,蝴蝶式
▽第六类,镜片
基本的样式大概就是这些,而且式样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一个根据不同的要求和喜好去创新。接下来展示一下其中
立轴、对幅、条屏、通景屏、镜片、册页、横披、手卷装裱过后的样子,在直观上就能看出它的美感与艺术性。
立轴
立轴(上图),主要用于竖式构图,悬挂欣赏。画幅的上下左右常常有文人或收藏家题字赞赏。中间部分称“画心”,上有“诗塘”、“天头”,下是地脚。上下又有“隔水”,有的天头贴“惊燕”。
起初“惊燕带”不贴实,能飘动,后贴实,纯为装饰。“画心”上下端可加镶锦条,称“锦眉”,亦称“锦牙”。悬挂在厅堂正中的大副字画还称“中堂”。
▽立轴的几种装裱样式如下:
▽一色装
▽二色装
▽三色装
▽诗堂装
▽间隔一色装
▽锦眉装
▽集锦装
▽宋式(宣和)装
▽装框两色装
▽对幅
对幅(上图),由二条字数相等、内容相连、画心尺寸与装裱规格完全相同的书画作品而组合。如果是画,就称为“画对”;是书法,则称为“书对”,或称对联。
▽四条屏
▽通景屏
条屏、通景屏(上二图),条屏画心由一色画绫等镶料装饰,排挂在一起。其形制与立轴一样,只是多了几幅,一般为4条,也有6条、8条、12条的。通景屏则由若干条尺寸相同、同空连贯的字或者画,分别由一色花绫等镶料装饰并排挂在一起。
▽镜心一
▽镜心二
▽镜心三
镜片(上三图),亦称镜心,是托裱后的画心,适用于夹放在镜框内,故称镜心。其形式横竖皆可,是一种简化了的立轴装裱形式,可装在镜框里悬挂欣赏。中国的镜框设计讲求简练,不重雕饰。
册页(上二图),将绘画装裱成书的形式,携带、欣赏和保藏均较方便。有的册页是页页相连的,有的则是活页。因画幅不大,亦称“小品”。
横披(上图),主要用于横式构图,画幅多不太大,镶边、空白视画幅的大小而定,但左右镶边、空白一般应宽于上下镶边、空白,如上下镶边、空白为一寸,则左右为五寸,横披不装轴杆,两侧均装楣条。
手卷(上图),主要用于在桌面上欣赏,体积较小。画幅的前、后,特别是后面留有相当长的空白,供欣赏者题写赞语或鉴定意见。外有“包首”,“包首”之上贴有“题签”。前有“引首”,中为“画心”。紧连画心两边的是“隔水”,后有“拖尾”。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