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我们为什么要读古书 善本古籍 2025-09-05 20:06 中文学习到一定阶段,需要读一些古书了。一方面,现代汉语不是无源之水,其发展变迁的历程,得去古书中把握;另一方面,绝大部分中华传统文化的原始出处,都在传世古籍之中。听老师讲授固然重要,自己直接阅读得来的感悟更加深刻。 《淮南
-
蒲松龄“五要”读书法 善本古籍 2025-09-09 20:13 “五要”读书法。这是蒲松龄从时、书、法三方面保证读书顺利进行的读书法。 一要天天读。 蒲松龄自己订了一个本子,每天清晨起床后,就在本子中标上一天中读什么书,写什么文章。如果日期下面出现了空白,他就会愧疚万分。 二要夜夜读
-
《儒林外史》里的儒道互补 善本古籍 2025-09-09 20:13 三十年代初鲁迅抱怨“留学生漫天塞地以来”,《儒林外史》的伟大不被人“懂”。鲁迅何所指?有说是指“洋博士”胡适,有说“指西洋‘文学概论’训练出来的眼光”,众说纷纭。以我看主要该指“新潮”人物传统文化根底浅,读不懂饱孕文化深
-
原创 鲁迅儿子将父亲稿费捐给国家,多年之后又反悔,向国家要巨额稿费 文史小福 2025-09-08 13:45 鲁迅: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思想巨匠与精神导师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鲁迅先生不仅以其犀利的文笔和深刻的思想影响了几代中国人,更以其独特的文风深深影响了毛泽东主席的
-
《苏轼十讲》:天涯行脚,明月随人 北京日报 2025-09-07 16:03 《苏轼十讲》 朱刚著 上海三联书店 “苏轼”,如同一个阔大的世界,无论后世之人如何探索钻研、如何品读玩味,总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庄子讲“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唯止能止众止”,苏轼之于我们的意义,正如这止水鉴人
-
东方佛都:一座活着的 “当代摩崖造像博物馆” 中视参考 2025-09-08 06:56 晨光初透,雾气如轻纱般在乐山凌云九峰间流动,170米的巨型卧佛在绿被覆盖下安然恬静,仿佛刚从千年的沉睡中苏醒。这座与山岩浑然一体的涅槃释迦牟尼佛,仅是东方佛都摩崖造像艺术的惊鸿一瞥。 漫步在乐山东方佛都,仿佛穿
-
名家钤藏题跋的韵味——柳宗元集的名家藏本 善本古籍 2025-09-07 20:01 唐元和十四年(819年),柳宗元临终前将自己的诗文集托付给挚友刘禹锡,这也是柳宗元集编次的起始。宋初穆修说:“柳不全见于世,出人间者残落才百余篇。”经过多年的访求,他直到晚年才获得柳集并过录为另本,与李之才校读
-
艺术与救赎:弗朗西斯·培根的精神之塔 新浪财经 2025-09-07 07:27 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上观新闻) 英国画家弗朗西斯·培根(1909—1992)的画作似乎十分晦涩难懂。尽管培根在创作理念上与抽象主义、极简主义划清了界限,并且他的呈现常带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但作为普通观者的我们依然
-
叶兆言:去了缘缘堂 新民晚报 2025-09-07 09:42 一次寻访丰子恺缘缘堂的旅程,不仅牵出了对文人往事的追忆,更悄然触碰着文化记忆与时代变迁的微妙关联。 今年特别热,立秋过了,处暑也过了,最高温度竟然38摄氏度。看天气预报,未来还有几天38摄氏度。挥扇只有汗如浆,根据最新排名,南京
-
原创 别再被《三国演义》骗了!正史中的关羽,死得比你想的憋屈的多! 牛牛历史V 2025-09-07 18:20 提到关羽,大多数人眼前就会出现《三国演义》中那个"威震华夏"的美髯公形象:忠义无双、武艺超群,就连死也是千军万马中英勇战死,壮烈至极。 可历史真相却残酷得多。翻开正史《三
按照发布时间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