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仪式感
“金气秋分,风清露冷秋期半”
当一片叶子悄然飘落
当早晚的风漾起清凉
白昼被秋风剪得越来越短
夜里的露水越凝越重
秋风拂过山岗,树叶渐成金黄
秋分节气,翩然而至
秋分秋分,昼夜平分
蝉鸣渐止,银杏新黄
光阴对折,天地平分一场秋色
秋风掠过广袤的田野
大地仿佛被一支巨大的画笔
描绘出片片金黄
天南海北,一派丰收的喜悦
这,就是秋分的仪式感
“秋分到,蛋儿俏”
秋分竖鸡蛋的习俗由来已久
据说,与大多数日子相比
秋分这天将鸡蛋立起来的概率
要比平时要容易
挑选一个光滑匀称的新鲜鸡蛋
轻轻地放在桌子上,大头朝下
竖蛋时,手要稳、动作要轻缓
竖起的鸡蛋,蛋黄下沉
从而使鸡蛋重心稳定
成功的那一刻,惊喜满满
是对平分和平衡有趣的诠释
岭南地区有秋分吃秋菜的习俗
秋菜指的是一种野苋菜,俗称“秋碧蒿”
将猪油加热后
放入野苋菜爆炒
荤与素相互弥补也相互成就
既满足了口腹之欲
还兼顾祛热、清火之功效
若将秋菜与鱼片一起滚汤
则称为“秋汤”
人们在秋分时节品尝这道菜肴
有祈求家宅安宁、身体健康的寓意
每当秋意渐浓
江南的河湖边总会热闹非凡
螃蟹最肥美的季节到来了
“秋风起,蟹脚痒”
随着天气转凉,水温逐渐下降
经过几个月生长的螃蟹
蟹黄和蟹膏日渐饱满
民间因此有“秋风起,吃蟹正当时”的说法
中国人秋季食蟹的习俗由来已久
糖蟹、洗手蟹、花雕醉蟹、蟹酿橙
蟹黄豆腐、蟹粉小笼、秃黄油
……
与蟹相关的菜肴,不胜枚举
最原汁原味的做法当属清蒸
蒸制过后的秋蟹,色泽金黄
蟹斗一掀开
蟹肉雪白晶莹
膏黄金黄流油
掰开蟹身
那膏油便顺着指尖流淌
吸吮而入,腻齿粘舌
用工具将蟹肉从蟹腔中剔出
搭配姜醋食用
更是鲜中带甜,回味悠长
如《晋书·毕卓传》所写
“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
拍浮酒船中,便足了一生矣”!
“秋分者,阴阳相半也,
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秋分节气
太阳几乎直射地球赤道
阴阳相半、昼夜平分
自秋分起
白天越来越短
夜晚越来越长
随着秋风渐起
北半球的光照时间也在减少
受此影响,不少人的心绪
渐渐泛起涟漪
甚至因此感到疲惫、烦躁
这多半是“伤春悲秋”里的“悲秋”
遇此情形,不妨在晴好天气里
走到户外,亲近自然
晒晒太阳,适度运动
也与家人、朋友多聚聚多聊聊
都是值得推荐的秋日消遣
日出或日落时分
当你不经意间抬头
一轮金色的太阳
正好悬在街道尽头或是高楼大厦之间
你会不会被惊艳到?
“燕将明日去,秋向此时分。”
秋分前后
是赏“悬日”的最佳时节之一
在我国很多地方
如果有方向很正的东西向街道
会在早上看到太阳从街道东边冉冉升起
傍晚从街道西边徐徐落下
这种场景就是“悬日”
不少摄影爱好者
和热爱生活的人们
会在秋分前后的晴好天气里
拍摄“悬日”
记录下日常的美好
也记录下别样的浪漫
唐代刘禹锡有诗云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秋之于人
有时令人感受到萧瑟、寂寥
有时则是另一番况味
今年秋分
将迎来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
随着各地陆续官宣“入秋”
我国大部分地区也开始了
秋收、秋耕、秋种的“三秋”忙碌
春夏的经营
化作了秋收的喜悦
辛勤的付出,结出了甜美的硕果
秋分前后
天南海北,田间地头
到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稻谷饱满、麦穗金黄、玉米满仓
……
如果你能想到的丰收仅限于此
小编忍不住要说一句
保守了,太保守了
秋分前后,橙黄橘绿
石榴缀枝枣渐红
抚远的蔓越莓、黄河口大闸蟹
万宁的面包果、信阳的芡实
诸暨的香榧、砀山的梨
这些你吃过没吃过的物产
纷纷迎来收获的季节
……
就连呼伦贝尔大草原结实漂亮的草卷
仿佛都透露着丰收的喜悦
四季轮回,光阴似箭
秋天不仅是收获的终点
更是下一场奔赴的起点
宝藏青年祝你
在忙碌与休息、付出与收获之间
找到属于自己的平衡
迎着绚烂秋光,积蓄能量
向着美好,不断前行!
转自:新华网·宝藏青年工作室(作者:肇蕾)
来源:新华网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