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齐白石只画了一只蝉,便值8亿?专家:看不懂拿放大镜试试 爱看剧场 2025-04-06 18:15 文|这是苹果好吃的 编辑|司徒夜 2015年,在北京的一场拍卖会上,齐白石的一幅蝉画以惊人的8亿天价成交,这一数字震撼了整个艺术界。 无独有偶,他的另一幅巨作《山水十二条屏》,也以9.315亿元的天价成交
-
笔墨绘雄鸡 意蕴传吉祥 ▎赏郑清珍先生国画作品 人物画研究 2025-04-06 10:43 在国画艺术的广袤天地中,郑清珍先生的作品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着观者的目光。他以人物画而著名,然而他笔下的雄鸡系列画作,也是别具一格,他将传统国画技法与深刻的文化内涵完美融合。 郑清珍先生的雄鸡画作,
-
独家!传“皇阿玛”张铁林以2652万港币拍得《明贤尺牍册》 古籍 2025-04-04 11:13 2025年3月29日,香港春季拍卖会现场,一场激烈的竞拍将《明贤尺牍册》推向舆论焦点。这套由日本新艺伊斯特拍卖行释出的珍贵古籍,最终以2652万港币的高价成交,该价格刷新了明代信札类拍品亚洲拍卖纪录。而据古
-
这些文化瑰宝在中国失传,却在日本和朝鲜找到 古籍 2025-04-04 11:13 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约4000多年,要追溯到传说时代有5000年,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诞生了无数的文化财富,刊印成书,但是由于战乱等种种原因,却在中国失传了,不幸中的万幸,很多我们又都在日本或者朝鲜找到,庆幸之余,
-
江静:宋元禅僧墨迹的形成及在日本的流布 古籍 2025-04-06 00:01 在日本各大博物馆、美术馆、寺院及个人的藏品中,有大量宋元禅僧手书的法语、诗偈、赞语、序跋、印可状、疏文等,即本文所称之“墨迹”。对此,日本学者曾进行过比较全面的搜集与整理,在此基础上,有关墨迹的作者群、墨迹与日本茶道
-
蒋勋:苏轼《寒食帖》究竟好在哪儿? 古籍 2025-04-04 00:02 苏轼《寒食帖》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创作背景:元丰三年(1080)二月,苏轼四十五岁,因宋朝最大的文字狱“乌台诗案”受新党排斥被关入监牢百余天,后贬谪黄州任团练副使,在精神上感到寂寞,郁郁不得志,生活上穷愁潦倒,第三年
-
顾村言|书迹心迹——关于刘海粟与苏东坡 澎湃新闻 2025-04-05 00:11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宋代苏东坡写于黄州《赤壁赋》的这一名句,以其巨大的时空穿越感与苍茫悠远,千百年来不知感染影响了多少中国文人,以至于一百多年前,一位十多岁的少年从东坡辞世之地的常州负笈来沪后,竟从
-
扬州八怪,以何为怪? 评文论词 2025-04-04 14:34 金农作品 扬州八怪是中国清代中期活动于扬州地区一批风格相近的书画家总称,或称扬州画派。在中国画史上说法不一,较为公认指:金农、郑燮、黄慎、李鳝、李方膺、汪士慎、罗聘、高翔八人。 一、郑燮(xie四声)——怪在传奇 郑板桥行
-
学画如参禅,要自甘寂寞! 悟空看非遗 2025-04-04 09:13 汤文选(1925年-2009年),出生于湖北孝感,是中国现代著名画家。他师从张肇铬、张振铎、王霞宙三位大师,并深受他们的艺术影响。1949年,他从武昌艺专毕业,并继续深造于北京中央美术学院。从此,他开始了自己的艺术生涯,并逐渐在中国
-
谁说米芾作品多败笔?看这幅53岁行书,人书俱老,几无败笔! 齐赏书法 2025-04-03 21:15 说起米芾,可谓如雷贯耳,赞誉者有之,嗤之以鼻者也大有人在。小编前面也发过很多米芾的作品,自认也看过不少米芾的作品,但是对米芾的书风,还是无法精准把握,甚至小编认为很不错的作品,有书友直言“伪作”
按照发布时间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