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创 刘亚伟作品【小议“善不受报”】 华文学馆 2025-09-09 08:13 【小议“善不受报”】 □刘亚伟 道生顿悟,立“善不受报”义(见注)。 冯友兰在中国佛教史中云:道生立“善不受报”义,其详不可知。后有慧远《明报应论》亦讲善不受报义。陈寅恪谓或受道生之影响。 我拙补一意:善者,出
-
中国书法史:清代书法的域外影响 2025-09-05 19:56 发布于: 山西省 清朝统一全国以后,继续维持着一个强大帝国的形象和地位。 进入康熙朝,随着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清朝国力不断强盛,整个政权统治开始步入稳定和繁荣阶段。与此同时,清朝政权同周围的邻国也保持着密切的关系。凭借富庶
-
书海一沤寄余生——郑逸梅藏札中的潘景郑及其他 2025-08-31 14:27 发布于: 上海市 2025年是郑逸梅诞辰一百三十周年,前不久刚在上海书展面市的《郑逸梅日记》,应该就是为了纪念补这位著名的“补白大王”。十年前,中华书局出版《郑逸梅友朋书札手迹》是为了纪念他的一百二十岁诞辰,《郑逸梅
-
唐勇力:有的人画了一辈子一年不如一年,最后还是个“艺盲” 2025-08-21 14:22 发布于: 山西省 画画是一件很愉快的事,但也是一件很累很苦的事,画一幅又一幅,不断创作,不断动脑筋,不断又有新的想法,思索总是伴随着自己,欢乐是暂时的。不甘心踏步走,想方设法地开阔眼界,提高修养,不断
-
高胜雨谈书法创作——【因文定字】与 笔墨运用 2025-08-12 14:58 发布于: 河北省 纵观书法艺术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出这个古老的艺术门类在数千年的积淀、流变和升华中已形成独立的审美价值和意识形态,并归纳演绎出表现形态方面的概念如:笔意、笔势、神采、气韵、意象、乖合、正变、狂怪
-
八大山人:以书入画,以画入书 2025-08-13 09:01 发布于: 山西省 八大山人。他的作品往往以象征手法抒写心意,笔墨特点以放任恣纵见长,苍劲圆秀,清逸横生,对后世影响极大。 清 八大山人 竹石鸳鸯 八大山人不是单纯的书法家,而是一位书画兼长的艺术家,他的绘画对后世的影响更大一些
-
式微的国画 之 民间艺术断层与传承 書畫聯盟 2025-08-12 09:31 文/雪狼异族 民间艺术元素的断层:黄河流域手艺人的困境与新生 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摇篮,这里孕育了剪纸、皮影、木版年画等璀璨的民间艺术。它们曾是国画、戏曲等传统艺术的灵感源泉,用质朴的线条与色彩讲述着农耕社会的喜怒哀乐
-
中国画的品评 2025-08-04 09:00 发布于: 山西省 在中国传统画论体系中,绘画作品自古便被赋予了丰富的审美层级与艺术品格。 自唐代朱景玄在 《唐朝名画录》 中首创“神、妙、能、逸”四品论,至北宋黄休复将“逸品”擢升至首位,逐步构建起极具东方美学特质的艺术评判标准,深刻影响着千
-
本页有 2 篇日志因作者的隐私设置而隐藏
按照发布时间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