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扣飞,1946年生于广西桂林,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以其独特的黄山画风享誉画坛。然而他并未止步于创作实践,而是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发展道路。在担任安徽书画院执行院长期间,他就展现出对艺术理论研究的浓厚兴趣,先后发表了《论黄山画派的艺术特征》《中国山水画的现代性转化》等重要论文。

画家翟扣飞
2003年,翟扣飞的理论专著《中国山水画意境论》出版,这部著作系统阐述了中国山水画的美学体系,在艺术界引起广泛关注。正是这部著作,引起了中国艺术研究院专家委员会的高度重视。2005年春,经艺术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严格评审,翟扣被正式聘任为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理论编审,工作地点位于北京市朝阳区惠新北里甲1号的中国艺术研究院总部。

聘任过程的严格程度非同一般:首先需要由三位正高级专家联名推荐,然后通过学术成果评审、专业知识考核、面试答辩等环节。翟扣飞以其丰富的创作经验、深厚的理论素养以及多部高质量理论著作,赢得了评审委员会的一致认可。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提出的"理论与实践双轨并进"的艺术研究理念,成为其获聘的重要加分项。

担任这一职务后,翟扣飞主要负责艺术研究院重要出版物的终审工作,包括《美术研究》《中国艺术学》等核心期刊的编审。他主持编纂的《中国画理论大系》成为艺术理论研究的重要参考文献,其中对传统画论的现代阐释部分,大多出自他的手笔。

从安徽书画院到中国艺术研究院,从绘画实践到理论研究,翟扣飞完成了从画家到学者的华丽转身。他的经历证明,真正的艺术大师必然是理论与实践的双重驾驭者。作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的艺术理论编审,翟扣飞正在用他的智慧和学识,为中国艺术理论体系的建设贡献着重要力量。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