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名作赏析] 吴子深 | 与吴待秋、吴湖帆、吴观岱并称为“江南四吴” 与冯超然等有“三吴一冯”之称

4 已有 42 次阅读   12小时前
吴子深 | 与吴待秋、吴湖帆、吴观岱并称为“江南四吴” 与冯超然等有“三吴一冯”之称 

吴子深(1893~1972)原名华源,初字渔邨,后字子琛,号桃坞居士,江苏苏州人,曾赴日本考察美术。家为吴中望族,收藏宋元古画甚富。曾以巨资创建苏州美术专科学校于沧浪亭畔,自任校董及教授。擅山水、兰竹,顾云弟子;并精于医道。山水远师董源,近宗董其昌,笔墨清秀。竹石师文同,偃仰疏密、合乎法度。书宗米芾。1927年斥巨资在苏州“沧浪亭”创设苏州美专校舍。吴氏与吴待秋、吴湖帆、吴观岱有“江南四吴”之称,与冯超然等有“三吴一冯”之称。吴子深长期旅居台湾,1966年任台湾艺术学院国画系教授。

吴子深,出身于吴中望族,以家族之力,在沧浪亭畔创建了苏州美术专科学校,自任校董及教授,培育了无数艺术英才。他的画作,无论是山水还是兰竹,都充满了生命的灵动与活力。他的山水画,远承董源之精髓,近取董其昌之神韵,笔墨间流露出清秀与脱俗。他的竹石画,则深得文同之真传,偃仰疏密,皆合乎法度,彰显出文人墨客的高雅情怀。

书法方面,吴子深宗法米芾,笔墨间流露出儒雅与不俗。他的艺术成就,使他与吴待秋、吴湖帆、吴观岱并称为“江南四吴”,与冯超然等人合称为“三吴一冯”,共同书写了江南艺术的辉煌篇章。

建国后,吴子深旅居香港,最终卒于印度尼西亚,留下了无数珍贵的艺术作品。他的作品,多数流散海外,成为世界各地艺术收藏家的瑰宝。《梅竹又清图》轴,更是被收入《1947年中国美术年鉴》,成为中国美术史上的经典之作。

吴子深的一生,是一部充满传奇色彩的艺术史诗。他早年跟随舅父学医,后弃医从文,师从李醉石、周乔年学习绘画,并向顾鹤逸请教。他曾任苏州美专校董会主席,发起组织桃坞画社,并担任上海文化运动委员会主办的美术评奖委员。他的艺术成就,不仅赢得了同行的赞誉,更赢得了世人的敬仰。

1966年,应张大千之邀,吴子深赴台北任教于台湾艺术学院国画系,继续传承与发扬中国传统艺术。1972年,他迁居印度尼西亚,将中国艺术的种子播撒在异国他乡。他的画作,无论是山水竹石还是书法作品,都充满了东方的韵味与魅力,成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艺术桥梁。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