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健康先生的彩荷绘画艺术东方意蕴的当代诠释——文/路忠银
在中国当代水墨画领域,李健康先生以其独特的"彩荷"系列作品构建了一个绚烂而深邃的视觉美学体系。这位出生于山西的艺术家,通过数十载对荷花的持续探索,成功将传统花鸟画的精神内核与当代色彩语言相融合,创造出极具辨识度的个人艺术符号。

一、色彩革命:打破水墨藩篱
李健康先生的艺术最显著的突破在于其大胆的色彩运用。在《盛夏荷塘》系列中,他采用高饱和度的宝石蓝、翡翠绿与金红色进行碰撞,通过色彩与水墨的混合媒介,在宣纸上形成类似釉彩的晶莹效果。这种"泼彩积色法"既保留了水墨的流动性,又赋予画面表现主义的色彩张力。值得注意的是,艺术家对互补色的运用暗合色彩心理学原理,如《彩荷》中钴蓝与橙黄的并置,在视觉上产生颤动感,隐喻生命能量的波动。

二、构图哲学:虚实之间的宇宙观
李健康先生其作品《荷韵》系列展现出独特的空间结构:前景具象的荷花以工笔技法精细勾勒,背景却突然转为抽象的色彩湍流。这种"前实后虚"的处理方式,既承袭了南宋马远"一角式"构图的美学传统,又融入了八大的行动绘画意识。画面中经常出现的金色圆点,既象征莲蓬的实体,又暗示佛教曼陀罗的宇宙图示,形成微观与宏观的视觉双关。

三、文化符号的当代转译
荷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出淤泥而不染"的象征意义,李健康先生的创新在于赋予其现代精神内涵。《都市荷塘》系列将荷花置于钢筋结构的背景中,花瓣肌理呈现金属质感,这种自然物与人造物的异化处理,暗喻当代人在工业文明中的精神困境。李健康先生建筑学毕业,把建筑学的构造原理运用到绘画结构形态上,作品《荷韵》更以破碎的荷叶形态组成DNA链状结构,使传统题材具有了全球性的人文关怀,使李健康先生的绘画艺术有自己独特风格的体现!

四、材料实验的边界拓展
艺术家近年尝试的"综合材料水墨"进一步拓展了媒介可能性。在《荷》作品中,李健康先生将宣纸荷花通过光影投射产生动态的水波纹效果。这种打破二维平面的尝试,实质上是将"三远法"的空间观转化为物理性的观看体验。

艺术史学者曾评价:"李健康的彩荷重构了花鸟画的视觉语法"。确实,在这些作品中,我们看到八大山人的孤傲转化为生命的欢腾,董寿平的没骨法被解构为色彩的情绪表达。这种创新不是对传统的背离,而是以当代视觉经验为媒介的文化对话。

在全球化语境下,李健康先生的艺术实践提示我们:传统的当代性转化,关键在于找到民族文化心理结构与普世审美经验的契合点。其彩荷系列的成功,正在于既满足了观众对"东方性"的想象,又突破了这种想象的既定框架,展现出中国水墨艺术持续演化的生命力。


李健康,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敤首书画艺术研究院院长、健康美术馆馆长、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高研班导师、中国沫若书画院艺委会主席、中国涉外经济学院客座教授、中华艺术家杂志社执行社长,国家一级美术师、山西运城盐湖书协 、美协名誉主席。
2014年《绿色家园·百花写照》李健康书画全国巡回展(首站内蒙古呼市、第二站江苏无锡、第三站吉林长春、第四站福建东山、第五站江苏宜兴)取得圆满成功!
2015年作品《徽乡记忆》获“首届八大山人全国山水画作品展”优秀奖 中国美协主办
2015年作品《四君子》入选“高品洁性兰惠人生”中国美协主办
2015年作品《幽居在空谷》入选“纪念潘洁兹诞辰一百年全国中国画展”中国美协主办
2018年作品《秋风弄好音》入选“入蜀方知画意浓”全国美术作品展(中国画) 中国美协主办
2018年作品《秋水长天》获“诗乡画城·潇洒桐庐”全国中国画作品展入会资格 中国美协主办
2019年作品《徽乡记忆之月是故乡明》入选“山西省第十七届美术作品展”。
2019年作品《春暖鸭先知》参加山西省第五届工笔画展。
2019年作品《清风鸣翠》获“客都梅州.风眠故里”全国中国画(山水花鸟)作品展入会资格。{中国美协主办}
出版《李健康花鸟画作品集》、《中国名人堂 当代百名书画家系列—花鸟画家李健康》、《李健康扇面小品书法集》、《中国当代书画大家个案研究—李健康花鸟画作品集》等。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