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第十六届曹雪芹文化艺术节在国家植物园曹雪芹纪念馆雪芹广场开幕。今年的曹雪芹文化艺术节恰逢曹雪芹诞辰310周年,艺术节由北京曹雪芹学会发起,中共北京市海淀区委宣传部、国家植物园和北京曹雪芹学会共同主办,以“从《牡丹亭》到《红楼梦》”为主题,于9月至12月举办一系列文化艺术活动。开幕式上,六郎庄真武庙“世界的红楼梦”博物馆项目正式发布,2026年《红楼梦日历》(服饰版)也于现场正式亮相。

第十六届曹雪芹文化艺术节开幕式现场。主办方供图
艺术节以“情”和“梦”为线索
自2009年首届举办以来,曹雪芹文化艺术节已连续举办十五届,逐渐发展成为北京乃至全国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文化活动。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本届艺术节通过文学、演出、游园、雅集、展览等多元艺术形式与文商旅活动的结合,既呈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也让公众在亲身参与中体会到文学艺术作品的独特魅力。主办方表示,曹雪芹所著的《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的集大成者,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而在戏曲领域,汤显祖的《牡丹亭》以极致的浪漫主义抒写了生命与爱情的真谛。两部文学巨著虽跨越百年,却以“情”为核心,互为映照。本届艺术节以“情”和“梦”为线索,将《红楼梦》与《牡丹亭》相融合,展现中华文学与美学的深厚底蕴。

第十六届曹雪芹文化艺术节“大观雅藏——曹雪芹《红楼梦》收藏展”现场。主办方供图
作为本届艺术节的重磅创新亮点之一,“《红楼梦》&《牡丹亭》文商旅护照”以文化旅行为纽带,从《牡丹亭》到《红楼梦》,将北京海淀与江西抚州临川紧密相连。跟随护照指引,游客既可以在北京探访国家植物园曹雪芹纪念馆、古碑林、卧佛寺、关帝庙等文化地标,追寻曹雪芹的足迹,寻觅红楼印记;也可以在江西走进汤显祖纪念馆、三翁花园、文昌里历史文化街区、中国戏曲博物馆等著名景点,重温“游园惊梦”的传奇。
作为曹雪芹著书之地,黄叶村在艺术节中被打造成集文学、艺术与互动体验于一体的主题空间。据悉,今年在这里举办的“红迷嘉年华”游园会将通过NPC角色互动、场景设置与文化展示,重现《红楼梦》中的经典人物与诗意场景,观众可近距离参与角色扮演与互动合影,感受传统文学的鲜活魅力。嘉年华还设置了互动体验环节,如“晴雯撕扇台”“红楼上上签”等,让游客在轻松氛围中感受到文化韵味。此外,现场将开设多个体验区,涵盖制香、烹茶、书画、诗词、花艺等项目,使公众能够亲身参与红楼雅事,感受古典生活美学的意境。由北京曹雪芹学会推出,在曹雪芹文化中心展出的“大观雅藏——曹雪芹《红楼梦》收藏展”则聚焦明清小说及其文化衍生藏品,通过文物、文献与艺术藏品的对话,集中展现《红楼梦》跨越时空的精神联结与艺术传承。

第十六届曹雪芹文化艺术节“大观雅藏——曹雪芹《红楼梦》收藏展”现场。主办方供图
不断加深对曹雪芹和《红楼梦》的理解和热爱
开幕式现场,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党委委员、副巡视员李爱兵表示,曹雪芹文化艺术节是以曹雪芹与《红楼梦》文化为主题,面向大众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品牌活动,“每一届都精彩纷呈,每一届都成果丰硕。从文化讲座中专家学者对《红楼梦》的深度解读,到主题展览里珍贵文物和史料的集中展示,每一项活动都在不断加深公众对曹雪芹、对《红楼梦》的深刻理解和深切热爱。”
江西抚州汤显祖国际研究中心主任吴凤雏在致辞中表示,就艺术而言,“以梦入戏”是汤显祖剧作最鲜明的艺术特色。四部传奇,每一部传奇都有一个梦。像《紫钗记》的“晓窗圆梦”,《牡丹亭》的“游园惊梦”,到了《南柯记》就是“南柯一梦”,到了《邯郸记》就是“黄粱美梦”。汤显祖以梦为基础构建现实的契机,以梦为彩笔描述鲜活的灵魂,在恍惚奇谲的梦境中,把对社会人生的感悟、把对仕途生涯的慨叹,以及深邃的思辨和飞腾的想象通通编织成精彩的戏曲,显示出深刻的现实洞察力、奇妙的浪漫技巧和令人耳目一新的美学情趣。一个半世纪以后,曹雪芹《红楼梦》大观园中的少男少女们,同样为情所困,为爱所扰,“曹雪芹不再满足于表现情的伟大、梦的圆满,而是冷峻地展示在现实重压下情的脆弱和梦的无奈。《红楼梦》中的太虚幻境呢?与其说是情的乌托邦,不如说是一面道尽人间的无奈的镜子。梦在这里不再是情的庇护所,而是预演悲剧的舞台。《红楼梦》构建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叙事空间,打破了大团圆的结局,来了一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这种阐发的人生感悟非常深刻。”
在吴凤雏看来,汤显祖通过圆梦给心灵插上了浪漫的翅膀,在梦中解决现实矛盾,让情感找到宣泄的缺口。而曹雪芹却揭开了梦幻的面纱,将有价值的东西撕碎给人看,让人直面并思考悲剧的现实。两部巨作,共同构建了中国文学中关于情本体的哲学,却给出了不同的答案。汤显祖相信情能胜天,情能动地;曹雪芹则让人看到情在铁壁高压下的脆弱。前者是情的颂歌,而后者是情的惋叹。

第十六届曹雪芹文化艺术节“大观雅藏——曹雪芹《红楼梦》收藏展”现场。主办方供图
中国红楼梦学会会长孙伟科表示,《红楼梦》是我们中国文学的巅峰,是一个思想博大精深的作品,是一个百科全书式的作品。教育部从2017年开始,要求高中学生必须整本书阅读《红楼梦》,并且纳入了高考的考查范围。《红楼梦》博大精深,但是要接近它丰富的内容,应该有多种方式,“除了阅读文本,我们曹雪芹学会每年以这种文化节的方式,通过十六年不断地展示,十六年十六个主题,我想它已经展示了《红楼梦》的博大精深。”
孙伟科认为,今天才是“红学”的黄金时代,“在20世纪初,胡适、蔡元培、王国维、鲁迅,他们把目光都转向了《红楼梦》,在《红楼梦》上都有卓越的著述,使我们中国人把目光聚焦在《红楼梦》上。他们的期待就是《红楼梦》真正能够走到我们每一个读者的心中。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大范围、这么多《红楼梦》的讲坛活动,从来没有这么大规模的红迷队伍。我想这充分说明了当今时代正是我们这些文化先贤们愿望的实现,是《红楼梦》研究真正的黄金时代。只有走入大家的内心,只有走入大家的阅读范围,《红楼梦》才真正能够成为我们血脉的一部分。”
记者/何安安
编辑/罗东
校对/陈荻雁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