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戏台》这部影片正在点映之中,原计划于7月17日正式与观众见面,然而由于预售票房表现惨淡,原本占15%的排片比例被无情削减至仅剩5%。更有甚者,部分影院将放映时间安排在深夜10点之后,如此冷遇令人唏嘘。艺术与商业的较量中,商人的天平无疑会偏向后者,毕竟生活的重担与家庭的温饱不容忽视。最终,影片的上映日期被推迟至7月25日。然而,峰回路转,截至7月20日15时47分,预售总票房已突破4000万元大关;到了7月21日,点映票房与预售票房累计达到4380万元。回想当初首日预售票房仅为14.3万元,如今竟实现了300倍的惊人增长,堪称一飞冲天的逆袭奇迹!
这一路走来,艰辛与波折如影随形。犹记得陈佩斯在朱时茂的宽慰下,脸上那抹难掩的失落神色,仿佛还在眼前。如今,票房数据的亮眼表现,怕是让他喜不自胜,嘴角的笑容怎么也收不住了。这不仅是一场商业上的胜利,更是对艺术坚持的肯定,对所有幕后付出的最好回报。《戏台》的逆袭之路,宛如一出跌宕起伏的大戏,让人感慨万千,也让人对后续的票房表现充满期待。这部影片用实力证明,即便前路坎坷,只要心怀信念,终能拨云见日,迎来属于自己的辉煌时刻。


网络上流传,《戏台》这部影片的总投资高达1亿元,从筹备到拍摄完成的漫长旅程,竟耗时七八载。陈佩斯这位已阔别电影圈二三十年的老艺术家,如今已年届71岁高龄,外界对他的回归多有质疑之声。拍摄过程中,因投资方的接连撤离,项目竟被搁置了整整五次。面对重重困境,陈佩斯却毅然决然选择自掏腰包,甚至不惜抵押了北京四环的一套老宅,只为圆心中那个未尽的电影梦,让自己重返银幕。为了保证拍摄进度,他倾尽心血,而在项目几近停摆的危急时刻,老友朱时茂慷慨解囊,拿出上百万资金为他解燃眉之急,友情之深令人动容。
外界一度以为,这部以民国为背景的影片将就此沉寂,预售三天仅收获137万元的惨淡成绩,更让希望蒙上阴影。陈佩斯曾为此公开致歉,将上映日期延后,那一刻,这位71岁老人的心头除了失望,更多了一丝深深的悲凉。他不禁自问:难道自己真的与时代脱节了?难道在观众心中,自己已变得无足轻重?首映礼上,同样71岁的朱时茂亲临现场,眼眶泛红,泪水不仅为戏中故事而流,更为这位老友的坚持与不易而落。他不愿看到老友再一次失意,担忧他会因此一蹶不振。而另一位挚友蔡明,在首映礼上亦数度哽咽,71岁的陈佩斯对梦想的执着追逐,让她感慨万分。这不仅是一部电影的上映,更是一场关于梦想与友情交织的动人篇章。陈佩斯的坚持,如同一盏微光,照亮了那些为艺术而奋斗的心,也让人重新审视梦想的重量与价值。这部影片的背后,承载了太多人的期盼与泪水,那份对电影的热爱,足以让任何人为之动容。



首映礼落幕后,朱时茂独自凝视着陈佩斯宣布上映延期的视频,久久无言。他一字一句地翻阅着网友的每条评论,心中默默为老友的处境担忧,那份隐秘的心疼无人知晓。待陈佩斯走近时,他匆忙收起手机,转身轻轻拍了拍老友的肩膀,却不料陈佩斯竟踉跄着退了几步。岁月不饶人啊,昔日意气风发的两人,莫说肩头一拍,即便互相推搡几下也纹丝不动。如今,这轻轻一触,却仿佛诉说着光阴的残酷。朱时茂打趣道,怕是自己的钱要“打水漂”了,可这玩笑背后,却是老友间深厚的情谊——他宁愿自己亏本,也不愿见陈佩斯脸上再添一丝愁绪。


令人欣慰的是,《戏台》在点映阶段便以9.6分的高评分震撼众人。观众群体跨越年龄,从二十出头的年轻情侣到七十余岁的耄耋老人,尽皆为之动容。上座率从最初的寥寥两三成,攀升至如今的八九成,足见影片魅力。起初,或许有人是出于对陈佩斯小品时代的情怀而走进影院,但若影片本身无过人之处,票房怎会如此迅猛逆袭?如今,许多观众甚至开启了二刷、三刷之旅,这无疑是对《戏台》深度与精彩的最好佐证。这部电影真正做到了全年龄段的覆盖,收获无数满分好评。陈佩斯用精湛演技完美诠释了“嬉笑怒骂皆成戏”的真谛。有观众直言,即便票房不佳,也要包场支持陈佩斯,可他这位一生清白的老人,又怎忍心让喜爱他的观众耗费如此多的金钱?为此,他耗费数十年心血打磨作品,更力邀黄渤、尹正、姜武、余少群等一众家喻户晓的实力派演员加盟,只为献上一场“戏如人生,人生如戏”的视听盛宴,让每一位观众都能在银幕前感受到那份对艺术的赤诚与热爱。这部影片,不仅仅是陈佩斯的个人圆梦之作,更是一代人情感与记忆的交汇,它以无与伦比的艺术张力,诉说着人生的悲欢离合,令人回味无穷。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