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名人轶事] 原创 她是最悲情女作家,生来被父母当做灾星,36岁那年果真出了事!

2 已有 4 次阅读   2025-11-03 19:53
原创 她是最悲情女作家,生来被父母当做灾星,36岁那年果真出了事!
夫子道历史 2025-11-02 18:13
庐隐的命运轨迹与萧红有些相似。她在民国时期与林徽因、冰心并列为福州三大才女,曾凭借一部《滨河故人》在文坛崭露头角。她在文学和事业上的成就让人钦佩,但在感情方面的经历却让人觉得十分惋惜。庐隐的一生,仿佛她的名字一样,带着一种隐秘而远离尘世的气息,既独立又执着,尤其是在感情上的坚守与矛盾贯穿了她的一生。虽然在文坛上,庐隐的成就没有像萧红、林徽因那样广为人知,但她凭借自己扎实的文学功底,依然在文学界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与庐隐在文学方面的成就相比,更多的人愿意探讨她的出生和家庭背景。庐隐原名黄淑仪,1898年出生在福建闽侯县。她的父亲是一位举人,母亲则是一位传统的大家闺秀。然而,庐隐的出生并不被母亲看作是喜事。恰好在她出生的那天,外祖母去世,母亲因此认为庐隐是一个不祥的存在。她把自己遭遇的种种不顺都归咎于庐隐的降生,觉得是她的到来使得家庭的运气变坏。为了避开庐隐,母亲将她送给奶妈抚养。小时候的庐隐性格倔强,常常惹得父母生气,直到奶妈带着她到乡下去,庐隐才稍微感受到了些许的温暖。 庐隐三岁时,父亲被调任长沙知县,开始了新的工作。这时父母才想起她还在乡下,于是将她接回长沙一起生活。可在去长沙的船上,庐隐因思念奶妈而不停哭泣,令生气的父亲一气之下把她推入水中,所幸被一名差人及时救起。定居长沙后,庐隐的父亲不久便去世,母亲再次将所有的怨气发泄到庐隐身上,认为她是家庭不幸的根源。母亲对她的态度愈发冷淡,甚至阻止她学习。
然而,倔强的庐隐并没有因此放弃求学。她偷偷跟随小姨学习,尽管生活困难,依然坚持自学。九岁时,庐隐被送到美国人开办的教会学校读书,在那里,她因寒冷的气候差点儿成了残疾人。不过,幸运的是,学校的医生给予了她细心照料,最终她挺过了那段困难的时光。1912年,庐隐考入女子师范学校,毕业后成为了一名教师。不久后,她又考入了大学,继续深造。 在五四运动期间,庐隐专注于女性文学,她把自己的目光集中在女性问题上。她积极倡导男女平等、尊重女性、推动妇女解放,受新文学思潮的影响,创作了许多反映女性命运的作品。1921年,庐隐的《一个著作家》通过郑振铎的推荐,发表在全国最有影响力的《小说月报》上,茅盾是该杂志的主编。此举大大激发了庐隐的创作热情,也增强了她的文学信心。
1923年,庐隐与郭梦良结婚,然而这段婚姻并未给她带来幸福,反而让她渐渐感到失望。尽管他们有了一个孩子,但最终两人还是选择了离婚。在这段婚姻中,庐隐创作了《胜利以后》和《父亲》等小说。1925年,郭梦良去世,这让庐隐深感孤独和失落。此后,庐隐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创作中,并在这一过程中认识了比自己小九岁的清华诗人李唯健。两人一起前往日本深造,互相鼓励,一同创作。 1934年,庐隐因难产去世,年仅36岁。她的一生经历了许多波折和曲折,但即便如此,她在文学上的地位依然不可忽视。虽然她在父母眼中始终是一个灾星,但她的文学才华却无法被埋没,仍在文坛上闪耀着光芒。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