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时光,遇见先贤。
沉静心灵,遇见美好。
回望来路,遇见青春昂扬的自己。
「遇见」系列文章——记录那些内在世界与外在大千的共振瞬间。
作者:曹宇红(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 职业发展导师、“溪山行旅”发起人)
亲近“青绿山水”,遇见“自在灵魂”,这一期“溪山蔓行”,我们行到了慕田峪长城脚下的“寻安里”。
一、 寻找“内心的安宁”
安静地穿行在山间,偶尔的鸟鸣、隐隐的山风,还有脚踩落叶的沙沙声……大自然的宁静孕育在辽阔的山水间。远上寒山石径斜,借来浮生半日宁。
闲坐在“瓦厂酒店”的晒台上,我眺望远处的卧佛峰,那位伟人的额头、鼻梁、目光,连同他的雄才伟略、旷世奇功,全然映入了心间,如此亲近......归去有所道,托体同山阿。
登至长城的一个箭楼,我回首望去,左边一道长城上游人如织,右边一道长城上却寂寥无人。而我们艰难攀爬的这道野长城被称为“错边长城”,只有一小段,据说是当年修错了的。我们独享这一段“错边长城”,好幸运!这可真得感谢张宏兄的细心引领,他已经与长城毗邻而居三年多了。


其实,只要是你认真做过、用心体验过,在每一个方向上都能看到独特的风景。内心有道,便处处是道。

随着一声声清朗、悠扬的颂钵声,我的呼吸越来越悠长,思绪慢慢飘散开去,身体也一点点柔软下来......感觉,有几声颂钵回荡在我的左耳或右耳边。感觉,陷入了沉沉的梦境。再一睁眼,原来有点懵懵的头脑,变得如此清爽。犹如带领者刘娜提老师所言,当音波与身体中的水波调频时,便稳定了身体中的能量。好奇妙的体验!
在青烟袅袅的沉香和茶香中,我们遇见了“御茶丹老茶膏”,遇见了精研传统茶道的陈景生老师。在他的指导下,每个人端起茶碗、双手平举、抬至眉心,上身缓缓向前倾,向老师、对面和临座的同学缓缓地行礼,此为“奉茶”,敬他人、静身心。左手托着碟底、拇指扣住杯身,右手轻轻掀开盖碗,深深地呼气、轻轻地啜饮......此为“品茗”,观身心、润全身。

最感人的一幕,是叮叮和铛铛给爸爸躬身“奉茶”,第一句是“爸爸,我爱你”,第二句是对爸爸的殷切期待:不抽烟,保重身体。爸爸回茶,祝福一双儿女:“爸爸爱你们!”全场寂静无声、爱意满怀。
静中生慧,动静结合,身心合一,如此,方能让我们的生命——张弛有度、长养精神。
二、寻找“生命的富足”
在第一晚的溪山夜话中,作家“三千白果”分享了他生命中的迷茫与至暗时刻,更是娓娓道来了两段人间温情:那个深夜守望他的小馆子、那个勇敢牵着手的女孩子……“白果君”特别贴心,给我们每个人送了两本他的著作,并在每本书上都签了我们的名字。结束时,溪山学友一起大声朗诵“星火不惧烛光满,风雨不欺少年郎”,这正好是“白果君”两本著作的书名。期待着他的下一本新书《寂静来临前,先尽情地奔腾》。
溪山读书会,已经奔腾了13年——知不知、求不同;溪山行旅,已经“重走西南联大”、踏过了湘黔滇三省的大好河山——心心相映、与光同行。我们希望一起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活出“青春昂扬的百岁人生”。

在第二晚的溪山夜话前,张宏兄带着我们穿过山间小路,前往他在“慕田峪村”的乡居。山中一片漆黑,抬头仰望,“月华”如此晶亮,如此通透。脚下一片沙沙声,附身探路,路在厚厚的栗子叶丛中。前后是三三两两、低语轻声的伙伴,心中不由浮想许晖老师提到的两句诗“笼鸡有食汤锅近,野鹤无粮天地宽”。今晚,十几只野鹤,聚在长城脚下,行在山间路上,这是怎样难得的缘分。
在第三天的长城远足中,“叮铛少年团”一路领队前行,6名成员都是活力满满,从9岁的铛铛、十几岁的叮叮,到温暖的玮敏、睿坤、艳玲,儒雅帅气的任峰。听着他们叮当的欢笑声,我的喘息缓了下来,脚步也轻盈了不少。


当我们一行十几人全部登上箭楼顶端,远眺点点红韵的苍山、蜿蜒远伸的长城,不禁心中豪情大涨。“我们一起来朗诵《沁园春.长沙》吧。”我提议,随即,声浪涌起,“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诗兴蓬勃而出,我们又朗诵了曹操的《观沧海》,“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三、寻找“人生的意义”
人生的意义在哪里?“白果君”说,不在远处,不在近处,在人心的深处。
人生的意义在哪里?不在占有多少,而在感知多少,感恩几分。“夜静水寒鱼不食,满船空载月明归。”简朴的物质、丰盈的心,便是最美的一生。
人生的意义在哪里?每个人有自己的探寻之旅。放下“分别心”、淡去“攀比心”;在漫漫人生中,你总会找到自己的心安时、心归处。

读书养气,“养”什么气?英雄气和精雅气。英雄之气在于勇敢和坚定,想做就去做,选择了就不后悔。精雅之气心在于“心中有爱、眼中有光”,总能发现身边的平凡之美和残缺之美。
行走遇见,会“遇见”什么?遇见先贤、遇见美好、遇见温暖的同行者、遇见“自在安宁”的一颗心。

这个金秋,我们的“溪山蔓行•寻安里”——
蔓出了诗情画意,
慢出了自在欢喜,
漫出了丰盈人生。
曹宇红,写于2025年11月3日,北京中关村
作者简介
曹宇红,心理资本专家、领导力教练。北大国际MBA职业发展导师,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管理者的心理资本”项目导师,中关村人才协会“心理资本委员会”首任主席。著有《领导者的冰山》《我自盛开》《创业经理人》《开启职场第二曲线》等作品。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