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名人轶事] 原创 豫剧名家王善朴离世!主演《朝阳沟》红遍全国,妻子也是豫剧名角

3 已有 61 次阅读   2025-08-10 09:41
原创 豫剧名家王善朴离世!主演《朝阳沟》红遍全国,妻子也是豫剧名角
细品名人 2025-08-09 06:06
点击关注,每天都有名人故事感动您!
2025年8月5日,著名的豫剧表演艺术家家王善朴在郑州逝世。
噩耗传开后,很多戏迷以各种方式对一代豫剧名家王善朴表示怀念。
王善朴是豫剧现代戏的奠基人之一,他开创的“善调”被称为豫剧男生唱腔的一个里程碑。
王善朴共主演了100多出豫剧,代表作主要有《刘胡兰》《小二黑结婚》《朝阳沟》《李双双》《冬去春来》《人欢马叫》等。
王善朴主演的豫剧电影《朝阳沟》,使豫剧现代戏走向全国。他在片中饰演的男一号“拴保”,被作为经典角色载入豫剧史册。
王善朴的妻子杨华瑞也是豫剧名家,她在豫剧电影《朝阳沟》中饰演的“银环妈”,也深深刻在观众的记忆里。
王善朴曾因脑血栓瘫痪,还得过心脏病。在妻子的呵护和陪伴下,他坚强地挺了过来,继续活跃在舞台上……
王善朴1929年11月出生于河南省清丰县唐营村,父亲王灿辰、母亲李秀兰都是农民。
王善朴上面有4个姐姐,他是家里唯一的儿子。由于家境贫困,王善朴7岁才进小学读书,只读了3年就辍学了。
1939年,抗战烽火燃到了河南,王善朴担任村里儿童团团长。同年王善朴瞒着父母,考入清丰县抗战第二剧团戏班学习豫剧。
在陈玉才等老师的教授下,王善朴学会了《南阳关》《长坂坡》《韩信拜帅》等多部小生、武生戏。
王善朴还演出了《长台关》《关春亭骂日寇》等抗日剧目,在清丰县颇有影响。
王善朴脸上长了一颗黑痣,乡亲们亲切地称他“黑痣生”。
(王善朴剧照)
1940年,日寇攻占清丰县,抗战第二剧团解散了,王善朴在旧城多个戏班搭班唱戏。受战乱影响,3年后,王善朴离开戏班回家种地。
1947年,王善朴报名参军,被分配在冀鲁豫四分区新青年剧社当演员。
在土改、镇反等运动中,王善朴为部队和群众演戏,他主演的《三打祝家庄》《黄巢起义》《白毛女》等古装、现代豫剧,在当地深受欢迎。
1949年5月,豫北解放了,冀鲁豫四分区新青年剧社并入了濮阳专署文工团,王善朴担任团里戏剧队队长。
1953年平原省撤销了,王善朴被调入河南省歌剧团工作。3年后,经文化部批准,河南省豫剧院成立了。河南省歌剧团改名为河南豫剧三团,王善朴是团里的骨干演员,并担任副团长,后来他又升任团长。
年轻时的王善朴长相帅气,性格朴实,业务拔尖,深受女孩的喜欢。
河南豫剧三团创办后,女演员杨华瑞从豫南调入团里,与王善朴成了同事。
杨华瑞1931年出生于河南固始县农村,比王善朴小2岁。
(青年杨华瑞剧照)
团里排演豫剧《小二黑结婚》时,王善朴饰演“小二黑”,杨华瑞扮演“小二黑的母亲”,两人在戏里是一对母子。
一次排练,杨华瑞见王善朴衣着单薄,在寒风中冻得瑟瑟发抖,她脱下自己的外套让他披上。但王善朴没有将衣服还给杨华瑞,而是珍藏起来,作为定情物。
那时年轻男女谈恋爱很含蓄,王善朴羞于启齿。见团里有男演员喜欢杨华瑞,1954年,王善朴勇敢地向杨华瑞表达爱慕之情。
杨华瑞考虑到自己出身富农家庭,怕连累王善朴,影响他的前途,不敢答应。
王善朴对她说:我向组织汇报,看领导是什么态度。
随后,王善朴向领导汇报情况,说准备与杨华瑞谈恋爱,领导让他们先接触再作决定。
此后,王善朴每天早晨约杨华瑞去公园练声、练功。细心的他给杨华瑞带早餐,还有一小瓶温开水。
接触中,杨华瑞觉得王善朴心地善良,性格朴实,没有一丝坏心眼,值得托付终身。1955年,两人正式确定了恋爱关系。
1956年,王善朴与杨华瑞在郑州组建家庭,婚后夫妇俩共育有3个儿女。
王善朴一家3口与父亲王灿辰、母亲李秀兰合影
就在1956年,王善朴参加河南省首届戏剧汇演,凭借在《刘胡兰》中饰演“王本国”,荣获演员三等奖。
1958年,王善朴主演豫剧《朝阳沟》《小二黑结婚》,参加全国现代戏座谈会展演,获得与会者的高度评价。
豫剧《朝阳沟》创作于1958年,是河南豫剧三团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
该剧讲述了知识青年拴保与女朋友王银环,高中毕业后支援农业建设,遭到银环**阻挠,最终两人扎根农村的故事。
王善朴、魏云《朝阳沟》剧照
王善朴在《朝阳沟》中的唱段“我坚决在农村干它100年”等,脍炙人口,被广为传唱。
1963年,长春电影制片厂将豫剧现代戏《朝阳沟》搬上银幕,王善朴依然在片中饰演男一号“拴保”,杨华瑞在片中饰演“银环妈”。
这时王善朴已经34岁了,是3个儿女的爸爸,要演一名十七、八岁的高中毕业生,身材偏胖。
《朝阳沟》开拍前,导演要求王善朴减肥。他每天控制饮食,早、中、晚爬楼梯,每次爬200级。夜里,王善朴还要穿着棉衣夜跑。
结果3个月之内,他的体重由130斤降到了108斤,看起来像个小伙子了。
王善朴《朝阳沟》剧照
《朝阳沟》成为戏曲电影的经典之作,王善朴塑造的知识青年 “拴保”成为一代偶像。
杨华瑞饰演的势利、市侩、思想落后的“银环妈”,也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朝阳沟》公映后,使豫剧现代戏走向全国。
紧接着,王善朴主演的《人欢马叫》,也颇受好评。
1965年,西安电影制片厂将《人欢马叫》拍成戏曲电影,王善朴被安排饰演一位身材壮实的农民。
王善朴在《人欢马叫》中饰演的“吴广兴”
导演要求他增肥,于是他疯狂吃喝,短短两个多月时间,王善朴的体重又恢复到138斤。
短时间内减肥、增肥,对王善朴的身体伤害很大,他的生物钟出现紊乱,经过很长一段时间药物调理才恢复正常。
1967年,河南豫剧三团遭受冲击,王善朴停止了一切工作,被下放到农村修水库。后来,王善朴又被下放到五七干校劳动。
1976年,王善朴在五七干校劳动期间,与上海电影制片厂的赵静合演了电影《新风歌》,他在片中饰演“常根”。
1978年,王善朴从五七干校回到河南省豫剧三团,他被任命为三团团长兼党支部书记。
1979年,50岁的王善朴去省文联汇报工作,突发眼前一黑,晕倒在门口。幸亏省文联工作人员将他及时送医,医生诊断为突发脑血栓,院方全力施救,王善朴幸运地保住了生命。
然而王善朴落下了脑血栓后遗症,左半边身子偏瘫失去了知觉。
王善朴的3个儿女都不在郑州,妻子杨华瑞在医院里护理他,夜里在医院陪床。
两个月后,王善朴的病情有所好转,杨华瑞将丈夫接回家进行康复治疗。
杨华瑞没有请保姆,一个人照顾丈夫的衣食住行,工作量很大。为了帮丈夫恢复行走功能,杨华瑞每天搀扶丈夫围着省体育馆一圈一圈地走。
王善朴心情烦躁,冲妻子发脾气,杨华瑞从不与丈夫计较。
刚开始杨华瑞搀着丈夫只能走3圈,后来能走30圈了,王善朴终于恢复了行走功能,是杨华瑞帮助丈夫创造了奇迹。
身体恢复正常后,王善朴依然活跃在舞台上。1982年,他主演《朝阳沟》的续篇《朝阳沟内传》,饰演中年拴保。该剧在郑州连演106场,场场爆满。
1985年5月,王善朴离休了,但依然演出不断。
1990年,王善朴突发心脏病,院方下了病危通知,杨华瑞在医院与丈夫生死相依。王善朴命大,又被抢救过来了。
由于年事已高,加上心脏不好,此后王善朴很少登台演出。
1999年,王善朴突发脑梗,幸亏杨华瑞及时将丈夫送医。经急救,王善朴转危为安,但这次又落下了后遗症,他右半边身子偏瘫,坐上了轮椅。
(杨华瑞)
(王善朴夫妇接受媒体采访)
这时杨华瑞68岁了,3个儿女都不在身边,她照顾丈夫力不从心。于是王善朴出院后,她与丈夫住进了老年公寓,协助护工帮助丈夫恢复行走功能。
2001年,王善朴再次甩掉轮椅,能自如行走了。
王善朴在事业上很辉煌,但一生也经历了很多坎坷。2005年之后,他又患上了白内障、眼底病,在医院接受了手术。
王善朴多次罹患重病,杨华瑞始终不离不弃,全心全意照顾丈夫。
很多时候杨华瑞心力交瘁,心里有委屈,但她不冲丈夫发牢骚,而是一个人躲在没人的地方哭一场,待心情好转后又重新照顾丈夫。
晚年的王善朴与妻子在郑州养老,儿女偶尔会回来看望他们。老两口很坚强,生活上遇到什么困难,很少打电话告诉儿女,尽量不给晚辈添负担。
晚年的王善朴身体不太好,杨华瑞将丈夫的吃穿住行安排得妥妥当当。有时青年演员来住处请教王善朴,他耐心指点,将自己的技艺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们。
(“再唱一百年”王善朴先生从艺90周年活动现场)
2025年7月6日,“再唱一百年”王善朴先生从艺90周年声腔艺术师徒演唱会,在河南省人民会堂举行。王善朴与弟子共唱《朝阳沟》选段,观众将最热烈的掌声送给这位老艺术家。
哪知8月5日,王善朴在郑州离世。一代豫剧表演艺术家与世长辞,是豫剧界的损失,也是戏迷的遗憾。
风雨相伴一辈子的老伴走了,杨华瑞很悲痛,但3个儿女都很孝顺,会托起她的晚年。
-END-
首发作品,抄袭必究!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