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年徐悲鸿去世,周总理拍案大怒:以后决不允许再有这种情况发生 热爱音乐的阿看 2025-08-17 19:19 来自河南 原创 人才的价值,难道真要等到失去了,才能被看见吗? 徐悲鸿的离世,像一颗巨石砸入平静的湖面,激起的涟漪至今未散。58岁,对一位艺术家来说,正是炉火纯青、挥洒自如的黄金时期
-
原创 萧军初到延安,听说毛主席求见,不耐烦地拒绝说:不见,我挺忙的 研经讲史 2025-09-29 15:26 1938年3月的江南本该是草长莺飞的时节,但在延安陕甘宁招待所里,女作家丁玲却感受不到丝毫春意。窗外是广袤的黄土高原,零星点缀的绿意在风中摇曳,仿佛随时会被料峭的春寒吞噬。 这天下午,
-
原创 98年,曾志去世前,女儿陶斯亮问出多年疑惑:大哥的生父究竟是谁 浩瀚文史 2025-09-18 12:13 前言: 1998年,87岁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志走到了生命的最后时刻。她的三个子女——石来发、曾春华和陶斯亮——都守在病床前,陪伴母亲度过这段珍贵的时光。作为曾志最小的孩子,也是唯一在她身
-
原创 东北抗联中的清华三杰 光合氧吧 2025-08-04 15:02 文/袁 帆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光辉历史中,“东北抗日联军”在极端恶劣的环境里坚持十四年浴血奋战,书写无比壮烈的战斗篇章,为中华民族解放创建了丰功伟绩。在这支“惊天地、泣鬼神”的队伍中,涌现出杨靖宇、赵一曼、赵尚志等一大批民族
-
原创 这位团长参加南昌起义,叛逃成国军中将,搭档成副国级他就地正法 复杂说历史 2025-08-01 10:26 在某些时刻,人生会面临关键的转折点,正如有位名人所言:“人生的道路很漫长,但关键处就那么几步。”的确,人生的旅程充满了无数选择,但真正决定未来的往往只有几次关键的抉择。这些选择决定了
-
原创 1951年陈毅看《南征北战》剧本,提出一小要求:不要在里面提到我 掌柜讲历史 2025-06-28 15:32 当然,这段文字可以在保持原意的基础上,稍加润色和丰富细节,让内容更生动饱满。以下是改写后的版本: --- “满招损,谦受益;终日乾乾,自强不息。” 陈老总的办公桌上,摆着一个沉甸甸的大
-
本页有 4 篇日志因作者的隐私设置而隐藏
按照发布时间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