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强晓玲:《四库全书》“流浪”记 古籍 2025-08-05 00:03 1933年春节刚过,一个清冷的早晨,故宫工作人员带着第一批南迁的国宝级文物,匆匆离开北平。 这批文物中,包括文渊阁本《四库全书》。 文渊阁本《四库全书》书影。(受访者供图) 《四库全书》全称《钦定四库全书》,是世界上最大的
-
原创 许多人只知《滕王阁序》,但不了解滕王是谁,语文老师为何不讲? 趣史夜话V 2025-08-03 15:38 《滕王阁序》自诞生以来,以其如行云流水般的文辞和恢弘的气魄,历经岁月的洗礼,依然闪耀着耀眼的光辉,成为后世不断传颂的经典之作。那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
-
原创 中国古代十大音乐家评选:李延年名列第二,嵇康位居第四,师旷也成功上榜 云青雾淡 2025-08-03 16:10 在评选中国古代十大音乐家的过程中,我们必须综合考虑他们在音乐创作、理论贡献、历史影响力以及文化传承价值等多方面的要素。由于古代音乐的史料相对有限,而且许多音乐家往往兼具多重身份
-
蒲松龄不如李白“好使”? 中国新闻周刊 2025-07-29 11:03 2025年7月16日下午,北京丰台区的一家电影院里,最新的动画电影《聊斋:兰若寺》正在放映。这是周三工作日的下午,影厅内人不多,但还是有几位家长带着孩子前来观看。超过两个半小时的放映接近尾声时,影厅内已几乎没有观众。那些带着孩子
-
原创 千古一帝李世民为何崩殂?风湿病?高血压?他才是关键! 袁涵涵的号 2025-07-27 15:30 杜甫在其诗《北征》中,深情赞美了唐太宗李世民的治国之才,称其“煌煌太宗业,树立甚宏达。”这句诗出自一位以现实主义批判著称的大诗人,颇为罕见。在杜甫的众多作品中,李世民的形象往往得到他极高的评
-
“中国最有希望获得诺奖的作家之一”,大多数人没听过他的名字 中国新闻周刊 2025-07-28 12:21 曹乃谦耳背,而且腰痛,坐两个小时,就得回硬板床上躺下休息。但已故瑞典汉学家、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之一马悦然曾经却说曹乃谦“耳朵灵便”,因为他能敏锐地听到农民的生动语言,以及话外之音。 凭着这个
-
这些从潍坊走出的文学巨匠,有6位是诸城人! 诸城融媒 2025-07-28 14:45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璀璨星河中,山东潍坊这片齐鲁文化沃土孕育了多位重量级作家。他们以深邃的思想、独特的笔墨和卓越的成就,深刻影响了中国文学发展的进程,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让我们铭记这些从潍坊走出的文学巨匠:
-
读书“十要”:古人的读书智慧 大道知行 2025-07-27 08:30 中国古代先贤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孔子、孟子、荀子、董仲舒、韩愈、司马光、朱熹等,皆是发奋读书的典范。韦编三绝、悬梁刺股、囊萤映雪、凿壁偷光等许多流传至今的成语,都与古人勤学苦读有关。古代先贤读书治学的成功之道,不仅在
-
本页有 2 篇日志因作者的隐私设置而隐藏
按照发布时间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