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萧振鸣 | 鲁迅酒事考 古籍 2025-06-01 17:29 正如我国许多文人,鲁迅与酒也有不解之缘,对酒文化颇有研究。鲁迅日常生活中颇多酒局,诸多诗歌、小说等创作中都离不开酒,日记中留下不少酒与醉的记录。在这些与酒相关的文字中,勾勒出鲁迅生活境况、文人交往的画面,是鲁迅人生与创作的另一个侧
-
刘楚昕是谁?作家圈查无此人,文学大佬们为何力挺 芊芊非凡 2025-06-01 10:18 追逐文学梦想20年,越过山丘,却发现无人守候…… 5月27日,90后作家刘楚昕凭借小说《泥潭》摘得漓江文学奖虚构类奖,他在颁奖典礼上的一番获奖感言,在全网激起了层层涟漪。 经现代快报记者核实,刘楚昕是一位“文学
-
端午文物看天博 人民网 2025-05-31 07:00 武少民 《人民日报》(2025年05月31日第 08 版) 清咸丰三年提督湖北总兵官印银印。 《斗草图》,作者为清代包栋。 以上图片均为天津博物馆提供 楼台亭榭、宏伟拱桥、龙舟小艇及众多人物聚于图上,界画严整,笔触细致;虽人小如蚁,细看比例
-
文脉华章|听文物讲述“何以端午” 人民网 2025-05-31 08:42 人民网记者 韦衍行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又到一年端午节。作为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承载着多样且厚重的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形成了多姿多彩的民间习俗,并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独特的印记。今天,让我们一起
-
书圣林散之的山水画 长枪短炮看世界 2025-05-29 22:26 林散之被称为“书圣”,只知其书法。今天看其画,才知其画出于黄宾虹。虽然是学宾虹,但气格清爽。 林散之,历经清末,民国,走向现代社会,活了90多岁。他没有高学历,只从江苏的小地方不远万里,拜师上海黄宾虹。 在黄宾虹的影响
-
文汇·文化视点|中国文学能否“重塑”世界文学的结构? 文汇报 2025-05-30 16:50 学者艾米尔·穆夫提在《忘记英语》这本学术专著里提到一则惊人的数据对比:“在中国,受过正式英语教育的人甚至比美国总人口还要多。”英语学习以及对英语文学的阅读和研究,已经是中国当代日常的一部分。在这样的环
-
原创 粽香艾韵越千年:从古诗词看端午习俗的文化密码 润杨的红楼笔记 2025-05-29 09:38 端午节,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其起源与习俗在历代诗词中留下了详实的记录。从屈原传说,到艾草菖蒲,再到龙舟竞渡,诗词如同一面棱镜,折射出这个节日的文化基因与历史变迁。本文通过古诗词,来窥探端午节
-
端午节|端午香囊——丝线之间见乾坤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2025-05-31 06:00 文|赵博文 端午的江南,梅雨初歇,暑气渐起。街巷间,艾草与菖蒲的清香尚未散尽,人们又纷纷将一枚枚精巧的香囊系于襟前。这些丝线缠绕的彩色小囊,或绣着吉祥纹样,或缀以流苏璎珞,在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千年的时光也被缝
-
原创 水浒传中,武松和林冲谁才是真英雄?你看毛主席是怎么点评他俩的 猴格大人V 2025-05-25 15:03 当我们面临挑战或任务未能成功时,我们往往会安慰自己:胜败乃兵家常事;而当我们无意中看到他人遇到危险时,我们也常常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哪怕彼此素未谋面。我们通常把这种行为称为“路见不平,
-
本页有 1 篇日志因作者的隐私设置而隐藏
按照发布时间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