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三百与孔子删诗 善本古籍 2025-05-07 20:01 “诗三百”和“孔子删诗”是《诗经》学史上有密切关系的两个关键词。“诗三百”一般被认为指《诗经》共有约三百篇,这一词语涉及先秦时期的《诗经》名称。“孔子删诗”则为汉代以来《诗经》学史的一个重要公案,涉及孔子与《诗经》文本形成过程的
-
原创 他38岁当宰相,38首作品被全唐诗收录,为何一生都在做卧底? 朱新发 2025-05-06 13:55 唐代诗人中,崔湜的名气虽然不大,但全唐诗收录他的作品竟然有38首。 在这38首诗歌中,既有“但使将军能百战,不须天子筑长城”等雄健豪放名句,也有“可怜朝与暮,楼上独盈盈”、“那堪音信断,流涕望阳
-
原创 “了却君王天下事”,辛弃疾笔下多“豪气”,他不是文艺青年吗? 元小二说历史 2025-05-06 09:00 词在诞生之后多被用来咏婉伤怀,脂粉气与伤感气息浓重。历史上比较出名的词都有这样的特点。比如我们熟悉的千古名句李煜所作的“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全词都在叹惋失国之哀。苏轼开启
-
原创 王安石将儿媳另嫁他人,儿子得知后写下一首词,成千古相思绝唱 玲珑蜻小蜓 2025-05-04 16:54 王安石是北宋著名宰相,与大文豪苏轼同时代,曾经一力主张变法。说起来王安石、苏轼两人虽然都在文坛上闻名,且都被列入“唐宋八大家”的名单,但两人的性格很不一样,提到苏轼,人们会觉得他幽默机
-
原创 十首唯美的立夏诗词,红摘樱桃,青拈梅子,且将樱笋饯春归 云端小院 2025-05-05 05:20 立夏,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清晰地标志着夏天的正式开始。 正如古老的农谚所说:“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一规律精准地描绘了四季的特点与使命。 立夏时节,大自然仿佛被注入了一股强
-
今日立夏,宜读诗 文汇报 2025-05-05 08:00 5月5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夏,告别了万紫千红的春天,茂盛的夏天正朝我们阔步走来。它带着生命茁壮成长的朝气和活力,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希冀。 古人们对物候的变化极其敏感,钟嵘在《诗品》中说:“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生
-
真实杜甫:34岁成贫困户,43岁丧子,59岁因患“长卿病”离世! 美天说历史 2025-05-04 18:05 杜甫在《江汉》一诗里自嘲说自己是“世间一个老书呆”,这话里头藏着“感觉自己没啥用处”的辛酸。他生活的那会儿,不太瞧得上那种“老书呆”,就是那种一门心思只读圣贤书,心里装着天下大事的读书人。
-
本页有 3 篇日志因作者的隐私设置而隐藏
按照发布时间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