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代诗坛的草根三杰——袁荣生、余秀华、张二棍 袁荣生 2025-07-16 21:58 当代诗坛的“草根三杰”——袁荣生 、余秀华、张二棍,以各自独特的生命体验与艺术表达,打破了传统诗歌的精英壁垒,共同体现了“天赋诗权”的创作理念,成为底层叙事与人文关怀的“新大众诗歌”的重要代表,成为民间精神的
-
毕节纳雍沙包宋家寨农民诗人宋安炳:“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天眼新闻 2025-07-04 15:50 初见宋安炳,他身着一件黑花色毛呢西装外套,内搭红色保暖衣,笔挺的西裤看得出他精心装扮过,是个“讲究人”。可脚下那双毛线针织拖鞋,又透着一股随性。往自家院里那棵硕果累累的桃树下一站,这位纳雍县沙包
-
《诗经》8句话,说透中国人8条生活哲理 大道知行 2025-04-30 09:13 孔子曰:“《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诗经》,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学作品,亦被奉为儒家经典。 读诗,可以激发兴致,洞悉世事,结交朋友,抒发情感。 它蕴藏着丰厚的生活哲理,彰显着做人做事的规矩。 常
-
苏东坡:活了近千年的人,是如何成为跨时代偶像的? 教育天天见 2025-04-18 00:03 提到苏轼,你最先想到的是什么? 他的诗?他的词?他的书法?他的画作?他的美食?还是即便他拥有一波三折的人生,仍然可以做到处事不惊? 无论是哪个他,其实都只是这个人的一部分。想要真正了解苏轼,我们还需虔
-
原创 岳飞的《满江红》是怎样成为经典的?为什么有学者称其是伪作 洪志强 2025-03-16 15:30 张艺谋导演的电影《满江红》凭借着浓郁的家国情怀和精妙的反转实现了口碑票房双丰收,也彻底带火了岳飞的《满江红》这首词。 看完电影,无数观众回家好好温习了《满江红》。值得一提的是,这首词在传承过
-
原创 民间高手为拯救中国诗坛,赋诗10首,撕开了余秀华最后一块遮羞布 朱玉飞 2025-03-05 15:30 余秀华的诗歌评论区,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熟客,他对余秀华的诗歌经常性的抨击,虽说余秀华从来都不曾回应,但是他却一直坚持不懈在评论区留言,直言余秀华女士带偏了中国的现代诗歌。 余秀华是
-
本页有 4 篇日志因作者的隐私设置而隐藏
按照发布时间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