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诗词歌赋] 原创 溪光映雨,山影衔阳,清代端木国瑚的诗词与清愁

5 已有 9 次阅读   14小时前
原创 溪光映雨,山影衔阳,清代端木国瑚的诗词与清愁
烟波江上 2025-11-12 13:10
清代的江南山水,总浸着一层淡淡的烟雨,春雨染绿溪流,夕阳吻遍青山,这般清美景致,恰如端木国瑚诗词中的底色。
这位出身浙江青田的诗人,自幼聪颖,博览群书,却历经科举坎坷,中年方得功名,晚年辞官归隐,一生辗转于仕途与田园之间。
他的笔墨偏爱描摹山水,却在烟岚雾霭、溪光山色中,藏进仕途的怅惘、离别的愁绪与岁月的沧桑。“一溪绿水皆春雨,两岸青山半夕阳” 便是其诗风的生动写照,六首传世佳作循着这抹清愁,串联起他跌宕的人生,在唯美与忧伤中,定格清代山水诗的清冷意境。
一、《沙湾放船》—— 春雨染溪,孤舟载愁
一溪绿水皆春雨,两岸青山半夕阳。时节正逢挑菜好,人家多住浣纱忙。江花送远帆初落,浦树含烟晚自苍。独倚篷窗谁是伴?闲云一片逐沧浪。
这首诗是端木国瑚山水诗的代表作,大概率作于他中年漫游江南之际。彼时他科举不顺,功名未就,带着一身失意漫游吴越,寄情山水以排遣愁绪。春日的沙湾,一场春雨过后,溪水涨满,碧波荡漾,两岸的青山沐浴在夕阳余晖中,一半苍翠,一半金黄,景致清美却透着几分落寞。
时节恰逢挑菜的好时候,溪边人家大多忙着浣纱,一派江南水乡的生活气息。江花目送着远方的帆船渐渐落下帆影,水边的树木笼罩在晚烟中,渐渐染上深苍色。诗人独自倚着篷窗,四下无人相伴,唯有天边一片闲云,追逐着江上的沧浪之水,自在飘荡。
“一溪绿水皆春雨,两岸青山半夕阳” 一联,以清丽的笔触勾勒出江南春日的绝美画卷,春雨的温润与夕阳的清寒交织,恰如诗人彼时的心境 —— 山水虽美,却难掩孤身漫游的孤寂与功名未就的怅惘。闲云逐水的意象,既是自然之景,也是诗人漂泊无依的人生写照,在唯美景致中,藏着化不开的清愁。
二、《青田舟中》—— 故园山色,客路乡愁
青田溪尽见苍山,中有孤城落照间。乱竹烟深迷古渡,残荷风急响前湾。客愁正似云千叠,往事空随水一湾。独倚危樯望乡国,鹧鸪声里雨初还。
这首诗应是端木国瑚离乡赴考或宦游途中,途经青田舟中所作。青田是他的故乡,舟行至青田溪尽头,苍山映入眼帘,一座孤城坐落在落日余晖中,暮色渐浓,乡愁也随之漫上心头。
岸边乱竹丛生,烟雾缭绕,迷蒙了古老的渡口;残留的荷花在急风中摇曳,声响传到前湾,添了几分萧瑟。客居他乡的愁绪,正像天边的云层般层层叠叠,难以排遣;过往的往事,如同眼前的溪水般蜿蜒流淌,一去不返,只留下无尽的追忆。
诗人独自倚着高高的桅杆,遥望故乡的方向,鹧鸪鸟的啼鸣声中,一场小雨刚刚停歇。故园的山色再美,也隔着遥远的距离;过往的时光再难忘,也已成追忆。全诗以故乡景致起笔,以乡愁收束,残荷、乱竹、孤城、落照等意象,将客路的孤寂与对故乡的思念,融入青田的山水间,忧伤而动人。
三、《秋夜宿山寺》—— 山空夜寂,禅心伴愁
山空木叶落,寺古夜灯残。冷月窥窗瘦,寒星逐水寒。钟声穿竹过,禅语隔云看。独宿高僧去,清愁入梦难。
这首诗大概率作于端木国瑚漫游途中,秋夜宿于山中古寺时。深秋时节,山中空旷寂寥,树叶纷纷飘落,古老的寺庙里,夜灯渐渐残暗,只剩一点微光摇曳。清冷的月光透过窗棂,照进屋内,身影显得格外清瘦;天上的寒星倒映在水中,连溪水都透着刺骨的寒意。
远处的钟声穿过竹林,缓缓传来,悠远而空灵;高僧的禅语仿佛隔着云层,模糊不清,难以捉摸。诗人独自宿在寺中,高僧已然离去,心中的清愁深重,即便身处禅院,也难以入眠,更无从排遣。
全诗意境清冷孤寂,木叶、残灯、冷月、寒星等意象,层层渲染出秋夜山寺的寂寥氛围。禅语与钟声本应清心,却未能驱散诗人心中的愁绪,反倒让那份孤独与怅惘愈发深沉,在唯美而清冷的景致中,藏着诗人对人生的迷茫与失意。
四、《赠别》—— 柳岸离歌,别绪绵长
杨柳依依绿映门,片帆催送夕阳村。酒酣不觉分别苦,语久方知聚散恩。江水无情流岁月,云山有恨锁乾坤。他年若忆相逢处,细雨孤舟过远墩。
这首诗是端木国瑚送别友人时所作。春日的柳岸,杨柳依依,绿荫映照着门扉,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却要在此送别友人。夕阳西下,村庄笼罩在余晖中,一片孤帆已经备好,催促着友人启程,美景与离别的伤感形成鲜明对比。
饯别宴上,酒酣耳热之际,竟不觉得分别的苦楚;交谈许久,才深深体会到相聚的珍贵与离别的不舍。江水无情,滔滔流淌,带走了岁月,也带走了相聚的时光;云山含恨,仿佛将整个乾坤都锁住,藏着无尽的离愁别绪。
诗人与友人相约,他年若回忆起今日相逢的场景,想必是在一个细雨绵绵的日子,一叶孤舟缓缓驶过远方的土墩。全诗以柳岸、夕阳、孤舟、细雨等唯美意象,将离别的伤感与对友人的牵挂,表达得淋漓尽致,聚散离合的无奈与岁月无情的感慨,都藏在绵长的别绪中。
五、《归隐》—— 田园闲趣,旧愁难消
懒向尘途问去留,归来长啸卧林丘。一篱花影分明月,半亩松阴覆石楼。闲钓溪鱼忘岁月,偶栽新竹伴春秋。纵然赢得烟霞趣,犹有从前旧梦愁。
这首诗应作于端木国瑚晚年辞官归隐之后。历经仕途的坎坷与奔波,他已然厌倦了尘世间的功名利禄,不愿再追问自己的去留,毅然归来,在林丘之间长啸而卧,享受归隐的闲适。
篱笆旁的花影,与明月相互映衬,景致清雅;半亩松阴覆盖着石楼,清凉宜人。闲暇时,在溪边垂钓,忘却岁月的流逝;偶尔栽种新竹,陪伴着春秋更迭,一派田园闲趣。
然而,即便赢得了烟霞相伴的闲适之趣,心中依旧残留着从前的旧梦与愁绪。那些科举的坎坷、仕途的失意、离别的伤感,并未随着归隐而消散,而是藏在田园的闲趣之下,偶尔浮现。全诗以田园美景反衬心中的旧愁,唯美中带着淡淡的忧伤,道尽了归隐生活的复杂心境 —— 既有对闲适的享受,也有对过往的怅惘。
六、《冬暮》—— 寒江雪晚,岁暮愁深
寒江暮雪落纷纷,独对孤山酒半醺。远树凝霜成玉砌,平芜带月失烟村。年光过眼如流水,世事惊心似浮云。遥忆故园梅发处,暗香疏影隔寒云。
这首诗是端木国瑚晚年冬日所作,描绘了冬暮时节的清冷景致,也抒发了岁暮的愁绪。寒冷的江边,暮色中大雪纷纷扬扬落下,诗人独自对着孤山,酒意半醺,孤寂之情油然而生。
远处的树木凝结着霜雪,宛如玉砌而成,洁白素雅;平坦的草地带着月光,远处的村庄隐没在烟雾中,模糊不清。岁月时光过眼即逝,如同流水般一去不返;世间万事惊心动魄,却又如浮云般变幻无常,难以捉摸。
诗人遥遥忆起故乡园中梅花开放的地方,暗香浮动,疏影横斜,却被寒冷的云层阻隔,难以相见。全诗以冬暮雪景起笔,意境唯美而清冷,年光流逝的感慨、世事无常的无奈与对故园的思念交织在一起,愁绪深沉而绵长,将晚年的孤寂与怅惘,融入漫天风雪中。
端木国瑚的一生,在科举的坎坷、仕途的奔波与田园的归隐中辗转,他的诗词,便是这段人生的真实写照。
六首佳作,或描摹春雨染溪的春日美景,或抒发客路他乡的乡愁,或倾诉山寺夜宿的孤寂,或表达送别友人的不舍,或感慨归隐田园的闲趣与旧愁,或抒发冬暮岁寒的怅惘。
每一首诗都以唯美清丽的笔触勾勒景致,却在字里行间藏进深深的忧伤,“一溪绿水皆春雨,两岸青山半夕阳” 的清美与落寞,贯穿始终。
他的诗词,如清代江南的烟雨,温润而清冷,唯美而忧伤,在岁月长河中,静静诉说着一位清代诗人的人生际遇与心中愁绪,让后世品读之人,皆能感受到那份跨越时空的清愁与诗意。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