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创 盛 伟 |《金瓶梅》对蒲松龄创作的影响(上) 金学界公众号 2025-03-30 10:32 明朝嘉靖年间长篇小说《金瓶梅》的问世,在中国小说发展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结束了长篇小说以“史传”题材为中心的局面,开创了“人情小说"之先河;它对清朝两位著名的文学家蒲松龄、曹雪芹的影响尤
-
艺术开卷|清初遗民绘画中的志向和性情 澎湃新闻 2025-03-28 09:18 艺术史学者巫鸿的“中国绘画”系列近期迎来了收官之作——《中国绘画:元至清》。本文选摘书中“遗民绘画”一节。明清之际的朝代变革造就了中国美术史上最深刻、艺术性最高的遗民绘画。明清的交替不是一般的改朝换代,满族征服者颁
-
阐旧邦,以辅新命;极高明而道中庸 群书治要 2025-03-29 13:57 中国哲学的智慧长河中,“中庸” 二字始终闪烁着温润而深邃的光芒。它既非平庸妥协的生存术,亦非模棱两可的折中主义,而是儒家对宇宙秩序与人类实践的终极洞见 —— 在变动不居中寻得恒常之道,于日用伦常处彰显高明之境。冯友兰先生
-
天下将治,则人必尚其行;天下将乱,人必尚其言。尚行则笃实之风行焉,尚言则诡诈之风行焉 群书治要 2025-03-29 14:50 —— 从言行之辨看文明的兴衰节律 《周易》有云:“言行,君子之枢机。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 言行之辨,从来不止于个体修养的范畴,更折射着时代精神的深层脉动。清代思想家
-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 群书治要 2025-03-28 23:21 ——论“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的文明密码 一、远古篝火:文明初曙的互助基因 河南贾湖遗址出土的九千年骨笛,孔洞间仍存先民指温。考古学家发现,这些笛孔间距竟暗合《河图洛书》数理,吹奏时可模拟鸟兽和鸣。在猛犸象游荡的冰河世纪,正
-
原创 《沁园春·雪》发表之后,很多人作词唱和,获毛主席称赞的仅一人 元小二说历史 2025-03-28 13:30 一九四五年,毛主席的《沁园春·雪》发表之后引发轰动,蒋介石立即发动了宣传机器,试图以“和词”的方式曲解毛主席的本意,诬蔑他“有帝王思想,想效法唐宗宋祖,想称王称霸”。 无奈蒋介石的
-
【岭南文史】近代岭南文化大家邓尔雅:在金石中寻根,于变革中传灯 金羊网 2025-03-28 06:40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梁善茵 朱绍杰 通讯员 任海虹 图/莞城美术馆 “没有四舅邓尔雅,便没有容庚。”著名古文字学家、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容庚生前屡屡如此感慨。容庚是名动天下的学者,他这句话
-
原创 国学大师南怀瑾:脾气越倔强、越硬的人,命运多半越悲惨 周志庆 2025-03-26 13:30 人有没有本事,一眼就能看穿!国学大师南怀瑾告诫:“脾气倔强、越硬的人,记住命一定很悲惨,越是较劲的人命越不好。” 正如人有没有本事,一眼就能看穿! 国学大师南怀瑾是一位中国的文化学者、哲学家和佛
-
综艺节目里看大戏:戏曲传播新路径 中国青年网 2025-03-26 09:10 作者:张凯滨(浙江师范大学艺术学院讲师、江南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 戏曲是中华民族艺术的瑰宝,它融汇中华民族自周秦、汉唐、宋元以来的诗词、歌舞、音乐、传说和历史,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情感道德、价值理想等深层文化内涵。纵观戏
-
看懂中国画的奥秘 就在太极图? 悟空看非遗 2025-03-23 08:48 南宋刘松年《四景山水图》 当代中国画很多都是好看的画,但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画,鉴赏中国画先要弄清什么是中国画。 中国画的欣赏是个很大的题目,一百年来围绕这个题目有很多的争议,很难形成共识。如果从中国画论的角度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