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书法史:清代书法的域外影响 2025-09-05 19:56 发布于: 山西省 清朝统一全国以后,继续维持着一个强大帝国的形象和地位。 进入康熙朝,随着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清朝国力不断强盛,整个政权统治开始步入稳定和繁荣阶段。与此同时,清朝政权同周围的邻国也保持着密切的关系。凭借富庶
-
书海一沤寄余生——郑逸梅藏札中的潘景郑及其他 2025-08-31 14:27 发布于: 上海市 2025年是郑逸梅诞辰一百三十周年,前不久刚在上海书展面市的《郑逸梅日记》,应该就是为了纪念补这位著名的“补白大王”。十年前,中华书局出版《郑逸梅友朋书札手迹》是为了纪念他的一百二十岁诞辰,《郑逸梅
-
唐勇力:有的人画了一辈子一年不如一年,最后还是个“艺盲” 2025-08-21 14:22 发布于: 山西省 画画是一件很愉快的事,但也是一件很累很苦的事,画一幅又一幅,不断创作,不断动脑筋,不断又有新的想法,思索总是伴随着自己,欢乐是暂时的。不甘心踏步走,想方设法地开阔眼界,提高修养,不断
-
式微的国画 之 民间艺术断层与传承 書畫聯盟 2025-08-12 09:31 文/雪狼异族 民间艺术元素的断层:黄河流域手艺人的困境与新生 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摇篮,这里孕育了剪纸、皮影、木版年画等璀璨的民间艺术。它们曾是国画、戏曲等传统艺术的灵感源泉,用质朴的线条与色彩讲述着农耕社会的喜怒哀乐
-
中国画的品评 2025-08-04 09:00 发布于: 山西省 在中国传统画论体系中,绘画作品自古便被赋予了丰富的审美层级与艺术品格。 自唐代朱景玄在 《唐朝名画录》 中首创“神、妙、能、逸”四品论,至北宋黄休复将“逸品”擢升至首位,逐步构建起极具东方美学特质的艺术评判标准,深刻影响着千
-
原创 破体基因的千年迁徙:王献之书法的跨代演化图谱——从唐代狂草到数字艺术的革新密码 藏品艺术网 2025-08-04 09:51 引言:笔墨基因的数字觉醒 在宣纸与像素交织的时代,王献之的书法基因正经历一场跨越千年的“转译革命”。这位东晋书坛的革新者,以“破体”笔法打破书体界限,其狂草的奔放与
-
邱振中|草书三题:张旭·黄庭坚·倪元璐 深圳市书法院 2025-07-23 20:02 点上方蓝色字体一键关注书画 | 篆刻 | 鉴藏 | 国学 | 人文 | 历史 邱振中1947年生于江西南昌 。1981年浙江美术学院书法研究生毕业。文学硕士 。现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书法与绘画比较研究副会长。1995年至
-
【书画艺术2632期】古典韵致与人间诗意——品读刘永健的水彩画 骊歌声声慢 2025-07-14 14:32 艺术家简介 刘永健,1966年生于湖南新化,现为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美协会员,中国美协水彩画艺委会委员,中国美协全国美展评委库专家,文旅部中国艺术基金评委库专家,湖南省美协
-
书法艺术之美,是形式美还是内涵美? 2025-07-12 20:05 发布于: 山西省 中国的书法艺术 中国书法的载体是中国文字——汉字。 最初的文字是为了实用 。人们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文字不断的被美化,终于在汉末、魏晋南北朝时期升准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品种,并逐渐同实用分离。 实用
-
本页有 1 篇日志因作者的隐私设置而隐藏
按照发布时间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