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国立博物馆的《渡过沧海的神佛—宋元佛画》特展前期看点与大家分享。
这次特展共分七章。
第一章:宋元文化与日本
共展出19件文物。以镰仓北条氏《佛日庵公物目录》,足利将军家的《君台观左右帐记》两件珍贵文献为线索,以宋元时期的书画,瓷器,漆器等珍贵文物,讲述宋元佛画作为“唐物”传入日本的过程。用国宝《秋景冬景山水图》,毛益的《蜀葵游猫图》《萱草游狗图》加上《牡丹图》三套画向观众展示了宋元佛画之传统。
国宝 秋景山水图 传徽宗笔
国宝 冬景山水图 传徽宗笔
第二章:大陆求法的祖师像
本章共七件珍贵文物,展示了宋元之际中国肖像画的风貌。前期可以看到藏在清凉寺佛像内部,珍贵的北宋初期版本的《弥勒菩萨像》原画由高文进绘制。本章用禅宗顶相画,将中国佛教肖像画从北宋至南宋到元代的传承与发展表现出来。其中代表的有《无准师范像》。
重文 《无准师范像》 师古赞
第三章:宋代佛画诸相—宫廷与地域社会
是本次特展的重要部分,共展出19件(套)佛画。涵盖了北宋,南宋到元代的不同时期,从题材上有罗汉像,祖师像,佛菩萨像,涅槃图等多种题材,有马远,张思恭,林庭珪,周季常等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画家的真迹,从表现手法上以绢本重彩为主。名品包括国宝清凉寺的《十六罗汉图》是最早的北宋时期珍贵的罗汉像,大德寺的《五百罗汉图》则是保存最好最宏大的南宋《五百罗汉图》,除此之外, 最大的看点是:国宝《孔雀明王图》与《千手观音》两大名作同时展出。永保寺的《千手观音像》,近年东京艺术大学对其进行了深入彻底的研究,复原了古人用天然矿物质颜料在绢上的表现手法,并成功复制了它原本的样子。本文展示的是东京艺术大学最新复原的作品。展览将展出原件文物。
国宝 孔雀明王像
重文 千手观音像 复制
第四章 牧溪与禅林绘画
水墨画是中国古代绘画最为杰出的表现形式,而将水墨画传入日本的则是以牧溪为首的禅宗僧人。大批的南宋禅宗题材的水墨画随着中日间禅僧的交流传入日本,成为日本水墨画的源头。本章展出了以牧溪为首的南宋至元代的画家的11件作品。其中传石恪笔的《二祖调心图》为精品。
重文 二祖调心图 传石恪笔
重文 二祖调心图 传石恪笔
第五章:高丽佛画与宋元时代
宋元佛画对东亚的绘画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朝鲜半岛的高丽当时尊崇佛教,高丽王朝达到了朝鲜半岛审美的顶峰,其中以佛画和青瓷为代表。遗憾的是高丽佛画随着朝代更迭,战乱等不断湮灭在历史中。现全世界仅存160件作品,其中130件均在日本。韩国仅存13件。本次将集中展示六件精品,其中李晟笔的《弥勒下生变相图》是高丽佛画中精品之精品。
重文 弥勒下生变相图 李晟笔
第六章:佛教周边—道教及摩尼教等
宋元文化中多种宗教呈现兼容并蓄的状态。随着中日禅宗交流,道教甚至摩尼教的艺术也传入日本。本章展出了十二件珍贵画作。里面既有对日本绘画影响深远的颜晖的《蛤蟆铁拐图》等道教作品也有《持十字架的摩尼像》等难得一见的摩尼教精品。
持十字架的摩尼像
第七章:日本美术与宋元佛画 (14件)
宋元佛画是日本美术之源,滋养着自镰仓以来至今的日本美术,从镰仓时代的绘师到室町时代画僧明兆,画圣雪舟,到桃山时代长谷川等博,江户时代圆山四条派都延续着宋元佛画的精神……。江户时代原在中的《蛤蟆铁拐图》完全就是元代颜晖作品的临摹。
蛤蟆铁拐图 原在中笔
除了上述七章之外,还有两个小专题分别是中国受容与佛像(9件)绘经的世界(7件)分别以佛造像与佛经的角度,讲述中日韩三国佛教文化之渊源。其中元代《唐僧取经图册》是最早的关于西游记的美术作品。
唐僧取经图册 传王振鹏笔
《宋元佛画》特展是对中国美术史的重新认识,也是一次视觉盛宴,更是东方精神家园的回归,是一期一会的难忘体验……。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