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名作赏析] 江肖帆:以画笔为舟色彩为帆 远航于石头画的浩瀚海洋

3 已有 25 次阅读   2025-10-11 22:24
江肖帆:以画笔为舟色彩为帆 远航于石头画的浩瀚海洋
大象新闻 2025-10-11 12:38
大象新闻记者 李书宝
认识江肖帆,始于十几年前的一次企业家专访。
那天,在采访过程中偶然发现简约的露台空间里,点缀着几幅神似著名画家李留海的石头画,引起我的注意。经介绍,石头画的作者正是在这家公司打理业务的江肖帆,眼前的她,娴静犹如花照水,行动好比风拂柳。
江肖帆可谓李留海教授的得意弟子。她毕业于洛阳师范学院,主攻中国画创作。那时江肖帆刚毕业不久,一边帮助她入职的企业开展工作,一边以画笔为舟,色彩为帆,扬帆远航于艺术的浩瀚海洋。这更增添了我对江肖帆的几分敬意。
因为提到李留海,虽说我与他没怎么接触,但对他的艺术成就有所了解。尤其他笔下的石水画,毫不夸张地说在国内已达到登峰造极的境界。九十年代初期,李留海教授从新疆某部转业后进入洛阳师范学院,女儿李晓燕也随其从新疆某部调入洛阳,正好与我一个办公室,时常听李晓燕聊到他父亲的工笔石头画,当时已拍到了40多万元。
彼时的我在部队喜好弄墨,李晓燕带我去她家拜访了她的父亲,受教良多。后来,我们各自从部队转业从事不同的职业。
企业家专访结束后,江肖帆带我参观了她的部分作品,聊了她的创作心得。她说毕业后仍常常随同李留海教授等艺术名家外出写生创作,不断地提升着她的艺术素养。之后十多年,虽然我们未曾谋面,但时常在朋友圈、抖音见到江肖帆专心钻研石水画风的创作。其艺术生涯与洛阳本地文化生态密切相关,既传承了中原绘画传统,又在当代艺术实践中探索新方向。
“传统+创新”的模式,成为当代艺术发展的重要方向。江肖帆在创作中以山水画为主,作品兼具传统技法与个人风格,尤其在洛阳本地石水画风基础上进行创新,形成了独特的艺术语言。她的画艳而不俗,看似简单却绝不单调,在追求形的同时探寻神的韵味,做到了形、神、意三者俱全,令人百看不厌。其作品从线条到画面,从墨色到色彩,精细、富丽、工整,充满了女性魅力。
江肖帆经常深入山区写生,仔细观察各种各样的石头、溪水,甚至与这些石水朝夕相处,以此了解它们的基本形态。所以她笔下的石头形态、动势乃至神采,都活灵活现,这也正是她作品细腻、传神的精髓所在。
随着创作日臻成熟,江肖帆在技法、主题表达和艺术语言上达到更高境界。她的作品《恋秋》《秋溪》先后斩获河南省第十四届、十五届美术新人新作展优秀奖;作品《秋溪》入选河南省第九届中国画艺术展;作品《听秋》摘得全国第二届“中华曾氏祖根地”书画展优秀奖。
“宝贝是我的软肋,更是铠甲。一手抱娃,一手执笔,作品入展是给自己最好的答案。妈**力量,既能温柔岁月,亦能惊艳时光! ”江肖帆表示,未来继续,照亮彼此,步履不停!
(特此说明:文中配图均为江肖帆原创作品)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