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分享者

康鸿泽
22岁
现居北京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画专业
本科毕业生
教育履历
2021-2025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中国画专业 本科
创作自述
中国画具有鲜明的民族属性,从六朝至明清中国画不断变化发展着,这期间诞生出许多优秀的艺术作品,经典作品值得我们去细细推敲学习。在艺术形式瞬息万变的今天,中国画需要静下心来慢慢沉淀修养心境,“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绘画源于热爱,这是一生要干的事情。从先贤笔下借鉴笔墨基础,在创作中不局限于传统形式样貌大胆创新。虽在绘画创作中多是痛苦的,但作品出现那一刻一切又都是值得的。
毕业创作分享
重岩叠嶂
200×230cm丨国画丨纸本设色丨2025

↓ 局部欣赏 ↓






Q1:请整体介绍一下你的毕业作品?
我的毕业创作《重岩叠嶂》主要围绕绘画过程的阶段性问题展开,在山水画创作实践过程中常常遇到矿物色与墨不相容、矿物色与水色不协调等问题。现如今传统笔墨的画面效果和创作方式无法满足当代艺术家的情感表达与创作需求。就好比石涛讲“笔墨当随时代”,如何在不丢失传统笔墨韵味的同时寻求突破,这是我这张画面的创作源泉。
Q2:它的灵感来自哪里?
关于创作对象的选取灵感主要来自于贵州的大山。一次暑期实践来到了贵州,这里的地貌与北方的开阔平原是截然不同的,在贵州进行了为期两周的写生,期间感受到了当地的气候以及丰富的风土人情。回归后,我创作了一幅作品《青冥》。毕业创作《重岩叠嶂》也是根据当地的秀美风景而来,这其实是一个“师造化”的过程,贵州随处可见的大山隔绝着人们的视野,站在山脚下心里只有壮观。
Q3:你是怎么完成它的?
在创作初期主要围绕两个方面:纸张测试以及选取矿物色。纸张最初为较生的棉麻纸,由于纸张较为吸水,在纸上整体用喷壶喷洒胶矾水使得纸张的整体生熟度不同,为后期泼墨后形成丰富的画面效果做好了铺垫。矿物质颜料选色为淡水绿作为画面的主要色调。
Q4:创作这件作品最大的困难是什么?你是如何解决的?
在创作期间遇到一些问题:在泼墨完成之后去收拾画面会有些困难,这是因为纸张生熟度并不稳定导致的。熟宣与生宣不同的质地要求在后期设色过程中要极为细致,但是又不可显得过于小气。山石完成之后在此基础上用线条以及几何色块对画面进行了一些空间分割,想要在重岩叠嶂中寻求一些联系,就好比贵州十万群山中散布的村落或道路一样,彼此是有联系的。
Q5:毕业后,你的新目标/新计划是?
毕业后我将继续深造寻求心中的绘画天地,以“搜尽奇峰打草稿”为我的目标。
过往作品
青冥
68×68cm丨国画丨纸本设色丨2024

↓ 局部欣赏 ↓





无题
50×135cm丨国画丨绢本设色丨2024
↓ 局部欣赏 ↓


END
2025
毕业生·毕业秀
这是专属于你的
独家舞台
你是唯一的主角
欢迎来稿分享
你的精彩毕业创作
如何投稿
★面向人群
2025年各大美术学院/艺术院校/综合类大学的纯艺专业/设计专业的应届毕业生,本科/硕士/博士均可
★ 参与方式
请将投稿资料(文/图/视频/音频文件)打包发送至大艺博官方邮箱:admin@gzhywh.net
咨询微信号:
邮件标题/微信敲门暗号:毕业秀
★投稿资料
一、个人基本信息
* 姓名:
* 年龄:
* 现居地:城市名
* 教育履历:
如:2020-2025 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 本科
* 联系方式:手机或微信
* 个人形象照片一张(1M以上清晰大图)
二、艺术家自述
请用一小段文字讲述自我的创作理念、个人探索的方向、艺术风格等(400字内)
* 注意:此处为概况性的展现个人艺术理念,不涉及具体的毕业作品介绍
三、毕业创作分享
请自由选用文字、图片或录制视频、音频的方式来介绍你的毕业作品及相关情况
引导问题:
Q1:请整体介绍一下你的毕业作品?
Q2:它的灵感来自哪里?你想借此表达什么主题?
Q3:你是怎么完成它的?(它诞生的过程)
Q4:创作这件作品最大的困难是什么?你是如何解决的?
Q5:完成这件作品你最大的感受/收获是什么?
Q6:毕业后,你的新目标/新计划是?(艺术创作/工作/生活均可谈)
* 上述问题仅供参考,可按此问题逐一分享,也可按自己设置的环节介绍
配图或视频/音频:
1、毕业作品图片(完整图及细节图)或视频/音频
2、创作过程的图片记录或视频记录(如果没有,可不提供)
* 配图需要清晰大图,大小≥1M
* 作品图请配作品基本信息:作品名/作品尺寸(高×宽cm)/类型/材质/创作年份
* 若用图片展示创作过程,请配简单图片说明
四、相关评论
关于毕业作品的导师评语/艺评人评论等
* 如果没有,可不提供
五、过往作品欣赏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