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这句优美的诗句,出自民国才女林徽因,是她写给刚出生的儿子。然而,许多文艺青年误将其当作爱情的名句,长久以来,林徽因的名字总是与她和徐志摩、金岳霖、梁思成之间的感情纠葛相提并论。许多人因此把她的形象塑造成了一个“绿茶女”的角色。

其实,事实并非如此。林徽因不仅仅是一个饱受情感风波的女性,她更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出色的作家、建筑师与文物学家。她一生致力于中国古建筑的保护工作,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建筑学专业,并参与了国徽与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林徽因的生活并不充斥着所谓的“狗血爱情故事”,相反,她的事迹通过实际行动印证了“巾帼不让须眉”这句古训。

林徽因于1904年6月10日出生在浙江杭州,祖籍福建闽侯。闽侯林氏是一个世代荣贵的家族,许多名人如林则徐、林觉民都出自这个家族。林徽因的父亲林长民是一位著名的外交家,因此,她从小便接受了中西结合的教育。尽管生活方式受到西方影响,但在思想上,她却始终崇尚中国传统文化。当日本侵略者来袭时,林徽因坚决不投降,曾气吞万里如地说:“身后便是嘉陵江。”

林徽因不仅是才女,还博览群书,书法技艺精湛。她曾留学于宾夕法尼亚大学和耶鲁大学,但她始终没有忘记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坚守。她以小楷见长,字体精致优雅,宛如其人,充满了文人气息。曾有网友对比她的书法和启功先生的字,认为启功先生可能曾受到林徽因书法的影响。

虽然林徽因没有专门谈及她的书法经历,但从她保存下来的信件和手札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些线索。林徽因的书法启蒙来自于她的父亲林长民和祖父林孝恂,他们都深受清末碑帖合流之风的影响,并选择了初唐和中唐名家的作品作为入门法帖,如褚遂良、颜真卿和柳公权等。

其中,林徽因受褚遂良的影响最为深远。褚遂良的“褚体”笔画瘦劲有力,刚健中带着秀美,既有虞世南的圆润,又有欧阳询的险峻。林徽因从《雁塔圣教序》和《孟法师碑》入手,注重起笔的收锋、行笔的中锋运用,并讲究提按顿挫,笔势跌宕生动,可以说她继承了褚遂良的精髓。

林徽因的楷书既有行书、隶书的气息,横画收尾的顿笔、笔画的连带等,都是“褚楷”的标志性特征。她的字形外圆内方,结构宽敞,四面展开,字内的空间疏朗通透,转折时既有方圆之分,切笔清晰有力,颇具韵味。

除了褚遂良,林徽因的书法还融合了赵孟頫、董其昌等人的风格。她的字笔画细腻,线条流畅,形态各异,展现了清代帖学名家的风采。

总的来说,林徽因的书法融合了多家之长,笔法丰富多变,字形精致,颇具书卷气息,非一般人所能企及。即便与当今的专业书法家相比,林徽因的书法也毫不逊色。她的字不仅反映了她的学识和修养,也映射出她精致文雅的个性。

你对林徽因的书法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