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名作赏析] 原创 林徽因的书法有多美?2张巴掌大的手稿拍出205万天价,写了什么?

2 已有 47 次阅读   2025-08-02 20:55
原创 林徽因的书法有多美?2张巴掌大的手稿拍出205万天价,写了什么?
伍先生话史V 2025-08-02 10:01
在一场引人注目的拍卖会上,林徽因的两张亲笔手稿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成为了现场的焦点。这两张手稿大小仅为巴掌一般,但其拍卖价格却令人震惊,竟高达205万元,这让在场的所有人都为之瞠目结舌。那么,这两张珍贵的手稿上究竟记录了什么内容呢?
林徽因,被誉为民国时期的一位杰出才女,是当时社会广为认可的多才多艺的女性。她不仅在建筑领域展现了过人的才能,更是文采斐然,热衷于吟诗作画,其书法艺术更是堪称顶尖水准,风格独特。
许多人或许并不太了解,林徽因的书法才华深受其父亲的影响。她于1904年出生于一个书香气息浓厚的家庭,家族中有着显赫的文化背景,曾祖父林孝恂以进士身份仕途畅达,父亲林长民则是民国初年的民主先锋,同时也是一位书法艺术的造诣较深的专家。
自幼,林长民便展现出对书法的热爱与才能,师从于多位书法泰斗,经过长时间的勤学苦练,他的书法技艺愈发炉火纯青。康有为曾对他送上赞美之词,认为福建地区的书法家只有两位堪称杰出,林长民便是其中之一。
他的书法作品,风格潇洒俊逸,尤其是在某次书法展览上,他的作品《春江花月夜》更是成为了展览的压轴之作,令在场的人们赞叹不已。一位老者更是竖起大拇指,称赞他的书法中既有壮丽的江山之美,又不失文人特有的儒雅,称其为“神来之笔”,难得一见的佳作。
在这位父亲的熏陶下,林徽因自小便对书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林长民不仅溺爱女儿,还亲自教授她书法,并且每天督促她临摹各种大师的作品。他常常对女儿说:“书法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你要珍惜这份才华,将它发扬光大,记住,无论身处何地,都不要忘记自己的根,你是中国人。”这番话深深植入了林徽因的心中,使她对中国书法产生了无比的敬畏与热爱,并在其一生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她的艺术追求。
此外,林长民还带着女儿游历欧洲,让她开阔眼界,感受西方艺术的魅力。在父亲的精心培养之下,林徽因不仅思维活跃,才情横溢,她的书法技艺更是日益精进。从她现存的墨迹来看,涵盖了楷书、行书,不论是硬笔还是软笔的使用,都显露出她的非凡才华。她的字迹或苍劲有力,或如行云流水,或宛转悠扬,美感之中更透出一份灵动。
正是在一次拍卖会上,她的两张看似不显眼的小型手跡吸引了无数的目光,竟以惊人的205万价格售出。手稿之一是她为丈夫梁思成的妹妹梁思懿所写的诗及附言,另一首名为《看叶子》的新体诗则是她献给主人外甥女周念慈,诗中情感细腻,令人感动。
三国时期著名的文人扬雄曾说过:“言,心声也;书,心画也。”这句话形象地阐述了书法作为个人情感与才华的自然流露。在林徽因的书法中,真实反映了她优雅豁达的性格与气质,无疑,她的书法作品是她内心世界的真切写照。
“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林徽因无疑是民国时期不可多得的才女,富有美貌与才华,而更为难得的是,她身上那种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文学气质,让人不由心生敬佩!希望大家一起感谢这位伟大的才女,欢迎点赞、评论、转发、收藏与关注!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