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25日凌晨,杨绛在医院安然辞世,享年105岁,带着她一生的才华与成就悄然离开了人世。

作为一位杰出的作家和翻译家,杨绛的名字早已家喻户晓,尤其被誉为“民国才女”。她的丈夫钱钟书,凭借着《管锥编》和《围城》等作品的巨大影响力,是文学界的巨擘。与钱钟书相比,杨绛的名气似乎稍显逊色,但她的成就同样值得世人敬仰。常常因为钱钟书的光环,杨绛被称为“钱钟书夫人”,然而,实际上无论生前还是死后,杨绛一直是一个独立的存在,她的成就和人格早已超越了“夫人”这一标签。杨绛无疑是一位独立的作家和思想家,虽然她的作品和名气可能比不上丈夫的钱钟书,但她依然是许多人仰望的文学高峰。

杨绛的婚姻非常美满,她和钱钟书的“伉俪情深”几乎成了文学界的佳话。他们两人彼此相知相爱,扶持一生。她出生在一个富贵家庭,生活无忧,才情出众,成就斐然,最终享年105岁,这样的圆满人生令人羡慕。然而,尽管生活似乎完美无瑕,她与钱钟书唯一的女儿却早逝,而且没有留下后代,这成为她人生中的一小遗憾。

杨绛去世后,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了公告,宣布她所拥有的所有财产将捐赠给国家博物馆及其他相关机构。这些捐赠包括了杨绛与丈夫钱钟书多年收藏的珍贵书画、书籍、手稿等。杨绛生前已做出捐赠的决定,而其中大部分财产也在她生前已完成交接。尽管她的捐赠行为无疑是崇高的,但也显露出一种无奈与遗憾。毕竟,杨绛去世时,亲生后代早已不在人世,甚至没有可以继承遗产的直系亲属。

杨绛于1911年7月17日出生,本名杨季康,后来才取了“杨绛”这个笔名。她的故乡在无锡,后来由于父亲工作的原因,杨家迁往了苏州。杨家素有文化底蕴,杨绛的曾祖父与祖父都是学者,她的父亲杨荫杭是著名的法学家和进步学者,姑姑杨荫榆更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女大学校长。她的姑姑杨荫榆在鲁迅的《纪念刘和珍君》中有过提及,虽然在文章中鲁迅描绘了她的负面形象,但杨荫榆在抗战时期为了保护妇女同胞而英勇牺牲,身负重伤,最终为国捐躯,足以证明她为民族做出的贡献。因此,杨荫榆的历史形象并非单纯的负面,至少她的忠诚与奉献是值得肯定的。

杨绛与钱钟书的缘分始于清华大学,当时杨绛刚刚考入清华,钱钟书则已经在校读书三年。巧的是,钱钟书也是无锡人,同样出自书香门第,父亲钱基博在教育界享有盛名。清华大学的校园里,钱钟书因其独特的才学而声名远扬,他的学业成绩十分偏科:数学成绩差得可怕,语文和英语成绩却出类拔萃。这样独特的才子让他成为了校园里的传奇人物。杨绛听说过钱钟书的事迹,心生好奇,结果两人初次见面时,就火花四射。钱钟书开口便说:“我没有订婚。”杨绛回应:“我也没有男朋友。”两人对彼此的误解与早已听闻的名声,竟然成了这段对话的起点。

年轻的钱钟书风度翩翩,英俊非凡,凭借出众的才华和门第,注定是备受青睐的对象。而杨绛也是校园中的美丽才女,容貌出众,气质优雅,若她愿意,随时可以找到合适的伴侣。然而,命运似乎注定了他们的相遇,钱钟书从此只爱杨绛一人,杨绛的心也早已属于他。经过几年的相识,到了1933年,钱钟书顺利毕业,二人终于步入婚姻的殿堂。

1935年夏,杨绛和钱钟书在苏州举办了婚礼。由于那时气温酷热,钱钟书穿着西服,汗水浸湿了衣衫,拍下的婚礼照片也成了日后夫妻之间笑谈的对象。婚后不久,夫妻俩便前往英国继续学业,之后又转学法国。1937年5月,杨绛在英国生下了她唯一的孩子——钱瑗。那时的社会并没有现代的计划生育概念,生育多少孩子由家庭自由决定。杨绛与钱钟书在经济上完全没有压力,完全有条件再生育,但夫妻俩却决定只要一个孩子。原因竟然是,钱钟书担心若再有一个孩子,万一这个孩子比钱瑗更出色,父母就会偏爱他,从而让钱瑗感到不开心。即使今天,这样的理由也显得十分与众不同,甚至可以说有些“痴”。然而,钱钟书的这一想法,从某种角度看,体现了他对女儿无比专注的关爱,这种情感的专一与深沉,不仅体现在杨绛身上,也深刻影响了钱瑗的一生。

钱瑗从小受到父母的熏陶,成绩优异,最终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并留校任教,后来晋升为教授。然而,钱瑗的感情生活并不顺利。1968年,她与同龄人王德一结婚,然而在那个特殊的年代,王德一因无法承受精神压力而自尽,留下了深深的悲痛。此后,钱瑗经历了长时间的情感低谷,直到1974年才与第二任丈夫杨伟成结婚。杨伟成有两个孩子,而钱瑗从未生育,但她将继子继女当作亲生孩子抚养,得到了继子继女的感激与尊敬。然而,尽管杨伟成的孩子们在她的抚养下长大,钱瑗与他们之间的亲情始终难以代替与亲生子孙的血脉相连的关系。

不幸的是,钱瑗也未能享受长寿。1997年3月4日,年仅60岁的她因病去世,令杨绛和钱钟书深受打击。1998年12月19日,钱钟书也因病离世。此时,杨绛成为了唯一存活的家庭成员,度过了长达18年的独居生活,直到她在2016年去世,享年105岁。

虽然杨绛与钱钟书都是书香门第,且拥有极好的教育和生活条件,理应有更高的概率培养出更多的才子,但最终他们的唯一女儿钱瑗也未能继续这个家族的血脉。尽管如此,杨绛一生的丰厚积淀与个人成就,仍让人感到人生已然圆满。她拥有了深刻的爱情、杰出的事业以及长寿,这些已是无上的幸运,而人生的其它遗憾,或许正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写照。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