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近日游客孙女士在社交平台上发文,认为绍兴鲁迅故里景区鲁迅抽烟的墙画不妥当,并在8月22日将此事投诉到了浙里办,建议将画面换成鲁迅右手握拳伏案版画。

之后就是网民所极熟悉的味道了,此议题经过热炒迅速发酵。不过和孙女士所预想的结果完全相反的是,广大网民持一边倒的坚决反对立场,并质疑孙女士的动机。
更是有不少网友调侃孙女士说“换成右手握拳的话会误导青少年去打架斗殴”、“你把端午也举报了吧?容易引导青少年学屈原”。
对于孙女士的这种举报,昨天绍兴市文化和旅游局作出正式回应,称鲁迅抽烟是历史现实,画作“是绍兴鲁迅故里景区的一张旅游名片,不能因为一个人的投诉盲目做出决策”。
事实上,孙女士投诉的鲁迅手夹烟画作,源自版画家李以泰的经典作品,被视为鲁迅精神与绍兴文旅名片。而在历史事实上,鲁迅吸烟是鲁迅真实生活的一部分,多张历史照片及版画均有呈现。抹去这一细节等于篡改历史。鲁迅长孙周令飞表示“尊重历史,相信公众自有判断”,浙江省鲁迅研究会强调“抽烟是鲁迅生活化的一面,体现其沉思状态”。
让鲁迅夹烟,天塌不下来!
正如一个基本原则,绝对不能以当前的标准去要求历史,甚至是苛责历史。如果因为有人投诉就修改,那就有掉入“历史虚无主义”陷阱的危险。
有媒体这次表现非常好,评论也很到位:鲁迅的烟斗不仅是历史镜像,更是思想火光的隐喻。当投诉者试图“掐灭”墙画上的星火时,绍兴文旅以“不盲从”的底气守护了文化真实的温度。恰如网友所言:“指尖星火是穿越百年的思想火炬,若连这都要扑灭,谁来点燃下一盏灯?”文化的传承不在无菌的真空,而在包容历史褶皱的土壤中生长。绍兴此举,为全国文旅如何平衡历史尊严与现代诉求,写下了清醒的注脚。
事后,孙女士在社交媒体上那条原本置顶的关于鲁迅夹烟墙文章已经看不见,不过她却又坚持要二次投诉。
关于孙女士此番投诉的动机,虽然绍兴文旅的回应是“不猜测动机”,可是网友却还是要猜测一下,而且线索还非常明显,简直就是写在了其脑门上那种。
因为就在孙女士社交媒体账号的自我介绍上,就写的很清楚,在努力的推广“尼古丁袋”(烟草替代品)。

所以这就相当显然了,孙女士有极其重大的通过投诉鲁迅吸烟来达到营销其尼古丁袋这一烟草替代品目的的嫌疑。
还有网民发现,目前我国网络上营销、推广尼古丁袋的账号,非常之多,“人家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关于什么是“尼古丁袋”,今年3月19日“烟草在线”网站发布了一篇科普的文章。
文章指出,根据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即FDA的定义,“尼古丁袋”是一种烟草产品。文章还指出,尼古丁袋通过口腔粘膜进入血液,吸食不需要电子烟的吞吐动作,其吸食隐蔽性好且适用范围广,不受禁烟措施的管理,在飞机、高铁,医院、剧院等密场所都随时可以进行,不影响周边的人群,具有环境友好的特点。
重点在于文章列举的数据,尼古丁袋在美国推广五年后,零售额即高达20亿美元,而之后将实现利润的两位数增长。而全球范围内,年增长率高达35.8%,到2030年,全球尼古丁袋市场规模或达236亿美元。

5年内尼古丁袋的市场规模将增长至少10倍,这么巨额的利润,恐怕才是目前在我国为什么会出现那么集中的所谓的劝阻吸烟事件发生的原因,也才是投诉鲁迅吸烟这种怪事发生的原因吧!
不过呢,或许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有网友就指出,可能境外有些势力是真的相信中国军费靠烟草支撑这种段子了,所以才会如此密集的搞事打击中国烟草业。

仔细想来,还真的是有这种可能。
即使完全抛开以上合理性猜测,那么也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孙女士们”在投诉完鲁迅吸烟之后,会接下来投诉“李白醉酒”吗?会接着投诉“岳飞纹身”吗?会接着投诉“武松打虎”吗?会接着投诉“济公吃狗”吗?会接着投诉“屈原跳江”吗?会接着投诉“诸葛亮制作孔明灯”吗?
......
它们是不是接下来也会投诉袁老吸烟呢?

最后,它们敢投诉那些天天把烟吊在嘴上的外国人吗?特别是如美国前总统罗斯福、英国前首相丘吉尔、美国前五星上将麦克阿瑟、大科学家爱因斯坦.....

比吸烟更可能误导青少年的,是欧洲那些裸体画作和雕像,它们是不是也应该去投诉呢?

它们要是真的去投诉了,那么我就相信它们只是为了“主义”,而不是为了“生意”。

当然,如果它们是真的相信中国军费靠烟草支撑,并为此而打击中国烟草业,那倒真是也是为了“主义”。
老铁们又是怎么看这个事儿的呢?让我们评论区见。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