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30日,为迎接即将到来的中秋佳节,福州特有的中秋习俗“摆塔”再度在福州大饭店亮相。“摆塔”据传源于明嘉靖年间,戚继光将军率领他的戚家军来闽抗击倭寇,取得节节胜利。一次胜利正逢中秋,老百姓纷纷把家里的珍藏拿出来摆在厅堂上,或是在室外摆垒搭自然风景,营造欢庆胜利、欢度中秋佳节的气氛,后相沿成俗。在福州,旧时中秋“摆塔”,农家娃拾瓦片、砌瓦塔;至夜,以柴点燃,火光四射。城里人则摆泥塑或陶瓷人物形象,如关羽、张飞等,还会摆上烛台、花瓶、香炉等。中新社记者 张斌 摄

图为各种泥塑或陶瓷人亮相“摆塔”习俗。中新社记者 张斌 摄

图为各种泥塑或陶瓷人亮相“摆塔”习俗。中新社记者 张斌 摄

图为各种泥塑或陶瓷人亮相“摆塔”习俗。中新社记者 张斌 摄

图为各种古塔的模型亮相“摆塔”习俗。中新社记者 张斌 摄

图为瓦塔亮相“摆塔”习俗。中新社记者 张斌 摄

图为鲤鱼饼亮相“摆塔”习俗。中新社记者 张斌 摄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