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艺术动态] 窑变丨莫言游惠州,出上联“从南阳到南洋根深叶茂”,10万元奖金求下联

1 已有 83 次阅读   2025-06-28 17:41
窑变丨莫言游惠州,出上联“从南阳到南洋根深叶茂”,10万元奖金求下联 

潮新闻客户端 潮客@窑变

编者按:“两块砖墨讯”是作家莫言、书法家王振的艺术自媒体账号,同步在潮新闻app开设了潮鸣号专栏。莫言为该专栏取名为“窑变”,借砖或瓷器在煅烧过程中会发生的神奇变化,来喻指艺术创作过程中在灵感与想像力的作用下优秀艺术作品的产生。

继上期惠州西湖之后,本期窑变,莫言和王振带我们来到惠州叶亚来故居。

叶亚来是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的开拓功臣。他出生于道光年间惠州的一个贫民家庭,17岁随同乡到南阳谋生,后成为吉隆坡华侨领袖。在他的治理下,吉隆坡治安稳定、经济发展,光绪皇帝赐诰封“例授中宪大夫叶茂兰敕赠三代”。吉隆坡有“叶亚来街”及他的塑像。

莫言 王振在广东惠州叶亚来故居 摄影 陈悦成

叶亚来发迹后不忘桑梓,不断捐银扩建家乡的挺秀书院。1884年,47岁的叶亚来想衣锦还乡,因病未能成行,他将钱款汇回家乡兴建碧滟楼。1885年4月,叶亚来病逝。

在碧滟楼,莫言写下一幅字:

释文

中原一脉,南海千支

乙巳五月,参观惠州碧滟楼。莫言

(相传惠州叶姓家族来自河南南阳,“中原”即指此。“南海”则说叶亚来下南洋,在吉隆坡成就事业,开枝散叶。这八个字展现了一个家族从中原到岭南,再到东南亚的历史,象征着中华文化的根系之深广。)

莫言在广东惠州叶亚来故居,抚摸百年石碑。摄影 王振

参观完碧滟楼,有感于叶氏家族的历史,莫言写了两首诗:

释文

斗胆古稀观惠州,

泮池水北叶公楼。

中原文脉客家语,

南海丰功番地侯。

椰雨蕉风新物象,

诗书翰墨老乡愁。

百年岁月槐安梦,

无限情怀归国舟。

乙巳五月,参观碧滟楼得句并书。莫言

莫言在广东惠州叶亚来故居 摄影 王振

释文

扁舟冲巨浪,

豪放叶公来。

百战开新域,

千人夺首魁。

宽仁消旧怨,

慷慨散余财。

北祭家山日,

涕零举三杯。

乙巳五月初,参观惠州叶亚来故居碧滟楼得句。归京后,录于包装纸上。七十叟 莫言

莫言摄

王振也写了一首新诗《未寄出的平仄》:

释文

端午的艾草还悬在门楣

墨香浸透岭南潮湿的蝉鸣

他摊开掌心,

掌纹里游动着两条河

南阳的水纹叠着南洋的浪花

姓氏在季风里生根,

洋流中吐出新绿

我沉默着数陶罐上扭曲的裂缝

每道裂痕都藏着迁徙者的体温

直到暮色漫过长方形天井

我把未完成的对仗

叠进返程的行囊

此刻,

一些陌生人正站在

另一片土地上

仰望相同的月亮

所有未寄出的平仄

突然在风中舒展成

千万片起舞的叶子

乙巳端午,陪莫言老师在广东惠州参观叶亚来故居,有感以记之。王振

值得一提的是,莫言惠州之行结束后,由惠州日报社、惠州市广播电视台主办,惠州市文联、惠州市诗词楹联学会承办了“奖金10万!莫言游惠州,喊你对下联”活动。

莫言有感而得了一句上联:“从南阳到南洋,根深叶茂;”向天下朋友敬求下联。

莫言在广东惠州叶亚来故居拍下这些照片

上期窑变留下了小问题:苏东坡在莫言的家乡密州任地方官,写下过哪些著名的诗文?

孔凡礼《三苏年谱》,王水照朱刚《苏轼评传》,苏东坡熙宁七年年底从杭州到密州,熙宁八年写了《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江城子·密州出猎》,熙宁九年写了《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名作。

那么本期的问题是:以叶亚来为代表,马来西亚有不少华人群体,马来西亚华文文学诞生了不少好作家,比如去年获郁达夫小说奖黎紫书。那么,你知道被称为“马华莫言”的作家是谁吗?

“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