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艺论·研究] 原创 他是中国最伟大的商人,2000亿身家全部捐给国家,死后享国葬待遇

2 已有 10 次阅读   12小时前
原创 他是中国最伟大的商人,2000亿身家全部捐给国家,死后享国葬待遇
娱你在一起 2025-09-25 11:08
家人们,一提起潮汕商人,咱脑子里是不是立马蹦出 “会做生意”“抱团打拼” 这些词儿?从古代的海上贸易到现在的全球商圈,潮汕商帮从来都是响当当的存在。但今儿个咱要聊的这位,可不只是 “会赚钱” 这么简单 —— 他把一辈子赚的 2000 亿全捐给国家,没给子女留一分钱,用一辈子诠释了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他就是庄世平,潮汕商帮里最让人佩服的 “真大佬”!今儿个咱就用唠嗑的劲儿,把他的故事掰开揉碎了说,保证让你听得又感动又上头!
一、先说说庄世平的出身:从富家少爷到体会民间苦,埋下家国种子
1901 年,庄世平出生在广东普宁一个商贾之家。那会儿他们家可不是一般的有钱,开着商铺、做着买卖,庄世平从小穿绫罗绸缎、吃山珍海味,妥妥的 “富家少爷”。按说这日子过得顺风顺水,长大继承家业就行,可偏偏赶上了那个动荡的年代 —— 外国资本跟潮水似的涌进来,专门欺负咱中国的民族企业。
庄世平家的产业也没逃过这劫。外国商家仗着技术好、本钱足,压低价格抢生意,还勾结洋行搞垄断,没几年功夫,庄家的商铺就撑不住了,从门庭若市到冷冷清清,最后只能关门大吉。庄世平也从 “锦衣玉食” 一下子跌到 “生活拮据”,以前出门有马车,后来得靠两条腿走路;以前顿顿有肉,后来只能啃杂粮。
这落差搁一般人身上,可能就消沉了,可庄世平没这么干。他看着家里的产业没了,看着街坊邻居因为外资欺压丢了生计,心里憋了一股劲儿:“为啥外国人能这么欺负咱?还不是因为国家弱!我以后一定要重振家业,更要让国家强起来,不让外资再欺负咱中国人!” 这颗 “家国情怀” 的种子,就这么在他心里扎了根。
二、靠知识改变命运:上大学悟透大道理,个人命运绑着国家兴衰
家道中落之后,庄世平没怨天尤人,他知道,要想实现心愿,得先有本事。那会儿不像现在,能随便选学校,庄世平发奋读书,愣是凭着一股狠劲儿,在 1930 年考上了中国大学,专门学经济学。
在大学里,庄世平可不是 “混日子” 的。他天天泡在图书馆里,读经济学著作,研究国内外经济形势。越学他越明白一个道理:个人的命运,从来都跟国家的兴衰绑在一起。就像他家里的产业,要是国家强大,外资就不敢随便欺压;要是国家积贫积弱,就算你本事再大,也躲不过被欺负的命。
那时候的中国,到处是战乱,老百姓吃不饱穿不暖,民族企业举步维艰。庄世平看着这一切,心里更急了:“光懂理论不行,得做实事!以后我一定要用学到的知识,帮国家搞经济,帮老百姓过好日子!” 大学毕业的时候,他就给自己定了目标:不管去哪儿,不管做啥,都得为国家、为民族干点有用的事儿。
三、海外奔走抗日:当记者、筹物资,把华侨的心拧成一股绳
大学毕业后,庄世平做了个出人意料的决定 —— 去泰国。那会儿泰国住着不少潮汕华侨,他想去那儿看看,能不能为国家做点啥。到了泰国,他找了份财经记者的工作,白天写稿子分析经济形势,晚上就去联络华侨。
1937 年,卢沟桥事变爆发,日军全面侵华的消息传到泰国,庄世平一下子就急了。他知道,国家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要是没人站出来,咱中国人就真要被欺负到家了!他立马行动起来,利用自己记者的身份,在报纸上写文章,呼吁华侨们团结起来,支援国内抗战。
他还到处跑,去华侨的商铺、工厂,跟他们说:“咱虽然在国外,但根在中国!国内的同胞在流血打仗,咱不能看着不管!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只要咱拧成一股绳,肯定能把日本人赶出去!” 好多华侨被他说动了,有的捐钱,有的捐物资,还有的直接回国参军。
庄世平则忙着把这些钱和物资汇总起来,通过各种渠道运到国内抗日前线。那会儿交通不方便,还得躲避日军的检查,他经常熬夜赶路,有时候几天几夜不合眼,可他一点不觉得累:“只要能为抗战出点力,这点苦算啥!” 就这么着,他成了海外华侨支援抗战的 “纽带”,把大家的心紧紧连在了一起。
四、香港澳门开银行:一万美元起家,澳门唯一升五星红旗的银行
1949 年,新中国成立了!庄世平听到这个消息,激动得好几晚没睡着觉。他知道,国家终于有了新希望,自己以前的心愿,终于有机会实现了!这一年,他来到香港,想在这里创办一家银行,专门支持内地的经济建设。
可创业哪有那么容易?那会儿他手里没多少钱,好不容易才从朋友那儿借到一万美元贷款。有人劝他:“现在内地经济还没起来,你这时候办银行支持内地,风险太大了,说不定会亏本!” 可庄世平没动摇:“国家刚成立,正是需要帮助的时候,就算亏本,我也得干!”
就这样,他在香港创办了南洋商行,一开始只有几个人,办公地点也很小,可他天天忙得热火朝天,到处联络商家,介绍内地的经济政策,鼓励大家跟内地做生意。没过多久,南洋商行就有了起色,越来越多的人愿意通过他的银行,跟内地合作。
1950 年,庄世平又去了澳门,创办了南通银行。那会儿澳门还在葡萄牙殖民统治下,所有银行都得挂葡萄牙国旗,可庄世平偏不!他说:“我是中国人,我的银行是为中国服务的,必须挂五星红旗!” 就这么着,南通银行成了澳门唯一一家悬挂五星红旗的银行,在当时的澳门,成了一道最亮眼的风景线。
好多澳门人路过南通银行,看到五星红旗,都忍不住停下脚步,心里又骄傲又感动。有人问庄世平:“你就不怕葡萄牙当局找你麻烦吗?” 庄世平笑着说:“我是中国人,挂中国国旗天经地义,有啥好怕的!” 这份骨气,让所有人都佩服不已。
五、银行越做越大:澳门 2000 人规模,香港金融界崭露头角
庄世平办银行,不光有骨气,还有本事。他知道,要想支持内地经济,自己的银行得先强大起来。在澳门,南通银行一开始只有 18 名员工,可庄世平凭着诚信经营、服务周到,慢慢赢得了大家的信任。
那会儿澳门人口还不到 30 万,可南通银行的员工后来发展到 2000 人,成了澳门首屈一指的金融机构。不管是普通老百姓存钱,还是商家做生意贷款,都愿意找南通银行。庄世平还经常跟员工说:“咱银行不是为了赚大钱,是为了帮大家,帮国家。只要能帮到别人,少赚点没关系。”
在香港,南洋商行也改名为南洋商业银行,慢慢在香港金融界崭露头角。那会儿香港的金融市场被外国银行垄断,南洋商业银行作为一家 “支持内地” 的银行,一开始受到不少排挤,可庄世平没怕过,他凭着专业的金融知识和坚定的信念,一步步打开局面,最后成了香港金融界不可忽视的力量。
有人问他:“你办银行这么成功,有没有想过把银行传给子女?” 庄世平总是摇摇头:“银行是为国家、为民族办的,不是我个人的财产,以后也得交给能为国家做事的人。” 那时候大家还不知道,多年后,他会做出一个更让人震撼的决定。
六、助力深圳特区建设:当 “拓荒牛”,啥事儿都亲力亲为
改革开放初期,深圳特区成立了。这可是国家发展的大事,庄世平听到消息,立马就赶去深圳。那会儿的深圳还不是现在的 “一线城市”,到处是农田、荒地,基础设施特别落后。可庄世平看着这一切,眼里全是希望:“这是国家改革的窗口,一定要把它建好!”
他成了深圳特区建设的 “拓荒牛”,从规划建议到资金引进,从项目对接到人才支持,啥事儿都亲力亲为。他经常顶着烈日,在深圳的工地上跑来跑去,跟工人聊天,跟干部商量方案。有时候为了引进一笔资金,他得坐飞机来回跑好几趟,跟外商谈判到深夜。
有人劝他:“您都这么大年纪了,不用这么拼,让年轻人去做就行。” 可庄世平说:“深圳建设耽误不得,多我一个人,就能多快一点。只要能为国家多做点事,我累点没关系。” 在他的帮助下,不少外资企业愿意来深圳投资,不少项目顺利落地,深圳特区的建设速度也越来越快。
后来有人回忆,那会儿在深圳的工地上,经常能看到庄世平的身影,穿着朴素的衣服,跟大家一起吃盒饭,一点 “大佬” 的架子都没有。大家都亲切地叫他 “庄老”,觉得他就像自家的长辈一样,让人心里暖暖的。
七、震撼华人世界的决定:2000 亿全捐国家,不给子女留一分
2007 年,97 岁的庄世平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在弥留之际,他做出了一个震惊整个华人世界的决定:把自己一辈子积累的财富,包括南洋商业银行、南通银行的股份,还有其他产业,总共价值 2000 亿,全部捐献给国家,没给子女留下一分一毫。
他的子女们不仅没反对,还特别支持父亲的决定。他们说:“父亲一辈子都在为国家做事,我们早就知道他的心愿。能帮父亲完成这个心愿,我们也觉得骄傲。” 这份觉悟,跟庄世平平时的教育分不开 —— 他从小就告诉子女,个人的利益永远要放在国家利益后面,要做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消息传出去后,整个华人世界都被震撼了。有人说:“2000 亿啊,就算是世界首富,也很少有人能做到全捐出去!庄老真是太伟大了!” 还有人说:“这才是真正的潮汕商人,真正的家国情怀!” 庄世平用自己的行动,给所有商人树立了一个榜样:赚钱不是目的,能为国家、为民族做贡献,才是最有意义的事。
八、国葬送别,名留青史:李嘉诚扶灵,一生诠释家国情怀
庄世平逝世后,国家特批给予他 “国葬” 的殊荣 —— 这是对一个人最高的认可,只有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的人才能享受到。送别仪式上,各界人士都来了,有政府官员,有商界大佬,还有普通老百姓,大家都含着泪,送这位 “潮汕骄子” 最后一程。
让人特别感动的是,香港商界巨子李嘉诚,亲自为庄世平扶灵。要知道,李嘉诚平时很少参加这样的活动,可他说:“庄老是我最敬佩的人,他的家国情怀,他的为人处世,都是我学习的榜样。能为他扶灵,是我的荣幸。”
庄世平虽然走了,但他的故事一直在流传。在潮汕,家长们会给孩子讲庄世平的故事,告诉他们要学习庄老的爱国精神;在商界,人们会以庄世平为榜样,提醒自己赚钱不忘报国。他的名字,就像一颗闪亮的星星,永远铭刻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
九、唠到最后:这才是真正的 “大佬”,家国情怀永不过时
咱唠了这么多庄世平的故事,心里除了感动,更多的是敬佩。他从富家少爷到体会民间苦,从海外抗日到创办银行支持国家,从助力深圳建设到捐出全部财产,一辈子都在为国家、为民族做事。他没留下一分钱给子女,却留下了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 家国情怀。
现在有些人总说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可庄世平用行动告诉我们:真正有格局的人,从来都不是只想着自己;真正的成功,也不是赚了多少钱,而是为国家、为社会做了多少贡献。他的故事也告诉我们,不管时代怎么变,家国情怀永远都不过时。
咱普通人可能没能力捐 2000 亿,但咱可以像庄世平一样,心里装着国家,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 农民好好种地,工人好好做工,学生好好读书,商人诚信经营。只要每个人都能为国家出一点力,咱的国家就会越来越强大,越来越繁荣。
最后,咱就用庄世平的一句话来结尾:“我是中国人,我的根在中国,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一个中国人应该做的。” 希望咱每个人都能记住这句话,记住庄世平这样的 “真大佬”,把家国情怀一代代传下去!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