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名人轶事] 原创 1992年路遥死前卧床3个月,爱过5个女人,却只有一人来还是为离婚

1 已有 49 次阅读   2025-07-14 10:24
原创 1992年路遥死前卧床3个月,爱过5个女人,却只有一人来还是为离婚
艺沫史事1 2025-07-13 13:00
“离婚吧,我已经无法继续承受这样的生活了。”
林达说完这句话,转身离去,留下了她的丈夫——著名作家路遥孤寂的背影。
这时是1992年,正是路遥凭借小说《平凡的世界》荣获茅盾文学奖的第二年。
作为一名作家,他的作品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也让他感到心满意足。但作为丈夫,他深感对妻子亏欠良多。
这已经不是林达第一次提出离婚,但这是路遥第一次认真面对他们的婚姻危机。他决定给两人一个缓冲的机会。
他告诉林达,自己即将前往延安,等回到之后会遵照约定去办理离婚手续。
这段婚姻已让他们身心俱疲,林达对他无言以对。她这个满怀落寞的女人,转身开始收拾行李,准备带着女儿回到故乡。
路遥心里暗暗发问,这次去延安,他的命运将会如何?他的未来又会走向何方?
1968年的路遥,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穷小子。那时,他还没创作出那些后来家喻户晓的作品。
他住在延川这样一个偏僻的小地方,做着一份不起眼的工作。
在这里,他遇见了让他心动的女孩——他的初恋,林虹。
林虹是一个来自北京的姑娘,她之所以来到延川,是响应国家号召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行动。
她和路遥认识过的其他姑娘截然不同,性格大方热情,至少在路遥眼里是这样。
林虹说着一口标准普通话,声音和语调都异常悦耳动听。每当两人有机会交谈,路遥总是不由自主地沉醉在她的话语中。
她喜欢阅读,涉猎广泛,几乎可以称得上是博览群书。
每当谈及一些前卫的思想话题,二人总能找到共鸣。这个既美丽又有思想深度的女孩,渐渐吸引着路遥靠近。
更让他心动的是,林虹还能歌善舞。
无论是闲暇时光,还是单位举办的晚会,林虹总是最耀眼的那道风景。她身穿漂亮的裙子,像个精灵般在人群中穿梭,宛如仙子般高不可攀。
路遥不可避免地心动了,但也生出深深的自卑感。他觉得自己只是个贫穷的小子,怎配得上这位如天仙般的姑娘?
路遥生于1949年,陕西清涧县,是个典型的山里娃。
如果不是父母毅然将他过继给无儿无女的大伯家,他或许一辈子都在贫穷的乡村中挣扎,连读书的机会都没有。
虽然在大伯家长大,且是村里最出色的学生,但父母的遗弃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心理阴影。
他清楚自己家境贫寒,出身平凡,这份现实让他时常感到难以释怀的自卑。
1966年,路遥考入西安石油化工学校,凭借贵人推荐,他又获得了去延安大学深造的机会。
正是这段学习经历,让他保持了先进的思想观念和更为开阔的视野。
尽管相较同龄人,他具备足够的才华与能力,但面对心爱的林虹,内心的自卑还是难以掩饰。
林虹察觉路遥有意无意地疏远自己,心生疑惑。在她的坚持下,路遥终于坦白了心意。
此刻,他才发现,原来那轮明月正朝他走来。
两人就此开始了恋爱,初恋的甜蜜时光成为路遥一生中最温馨的记忆。
然而,好景不长,这段幸福在1970年戛然而止。
路遥把县里的招工名额让给了林虹,希望她能少吃些苦头,却没料到初恋会选择背叛这段感情。
他们时常通信,但路遥渐渐感到信里的字句越来越敷衍。最终,他收到了林虹的一封分手信。
身为一个浪漫的文人,路遥不后悔放她自由,却无法理解为何她能如此轻易地割舍这段深情。
他难以理性思考林虹的现实困境,只沉浸在悲伤之中,被初恋的痛苦折磨得形销骨立。
他将所有情感倾注于文字,拼命向《山花》杂志投稿。尽管多次碰壁,但文字成为他宣泄的出口。
后来,他被介绍到县上的通讯组工作,也正是在这里,路遥遇到了后来与他纠缠一生的女人——林达。
林达本是林虹的好友,二人曾经见过面。
面对路遥,林达总是带着一种怜悯,她知道路遥曾被感情深深伤害,愿意尽力给予安慰和照顾。
深陷情感囹圄的路遥怎能抗拒这份温柔攻势?不久,两人便走到了一起。
回忆起这段岁月,路遥无数次感叹命运的奇妙。林虹天真浪漫,而林达知性温柔。
虽不同,路遥依然爱上了林达,情伤也被她的温柔逐渐疗愈。
在第二段感情中,林达承担起更多照顾者的角色。
她全力支持路遥的写作事业,随时给予帮助和温暖,甚至成为他灵感的源泉。
更重要的是,她在经济上给予了极大支持。
那个年代,经济条件艰苦,林达每月工资扣除生活费后,几乎全数寄给路遥。
她为了让路遥专注于事业,甚至放弃了上大学的机会。
对一个独立女性而言,放弃大学就意味着放弃更多可能,但林达无怨无悔。
她的付出,路遥都铭记于心。
他暗下决心,无论如何要珍惜她,终有一日将她娶回家。
然而婚姻的起步并不顺利,林达的家人对路遥并不满意。
林达家境较好,父母通情达理,但涉及女儿婚事,他们不得不慎重。
母亲曾说:“先看清他的缺点,才能决定要不要继续这段路。只有见到真实的他,你才能选择包容或放弃。”
母亲的话让林达更加谨慎,而路遥在后续相处中展现了更多责任与担当。
1978年,两人在家人朋友的祝福下步入婚姻殿堂。婚后不久,林达为他生了一个可爱的女儿。
身份转变让路遥肩负起更多责任,但并未放下自我主义。
他爱妻爱女,却更专注于个人写作事业。
新婚期间,路遥正筹备《惊心动魄的一幕》,林达只能早早承担起家庭主妇的角色。
两年后,屡遭拒绝的《惊心动魄的一幕》终于发表,还荣获中国首届优秀中篇小说奖。
路遥在文学界逐渐崭露头角,前途光明。
成就激发了他的写作热情,他将更多时间投入事业,自然而然忽略了家庭和责任。
家中琐事全部压在林达肩上,换尿布、做饭、洗衣、扛煤气、换灯泡,甚至照顾生病的老人,都是她一个人奔波。
理想与现实的落差让林达心理崩溃,夫妻渐行渐远,婚姻进入冷淡期。
路遥虽沉浸文人情怀,却未闲着。朋友透露,他在此期间有了婚外情。
他托朋友送信,也亲自赴约。
遇见了生命中爱过的第五个女人,除母亲、初恋、妻子和女儿之外,那位未被透露姓名的情人。
而林达在困境中忍无可忍。
路遥的冷漠、自我,终将她逼至绝境。意识到自己不是他的唯一,骄傲的她决心不再忍受。
“我们离婚吧,这段婚姻已经没必要继续了。”林达心灰意冷地说。
面对妻子的决绝,路遥非但没有反思,反而坚决不同意离婚。
他不同意的理由,不是因为爱,而是觉得离婚丢脸。
他最在意的是生活的体面,宁愿牺牲一个女人的幸福,也不愿放她自由。
1984年,路遥投入《平凡的世界》写作,林达则在“丧偶式婚姻”中挣扎,寻找解脱。
为了不影响路遥创作灵感,林达忍住了提出离婚。完成第一部后,她又再次提起离婚。
“离婚了,孩子怎么办?”路遥以女儿为由挡住了她的请求。
随着《平凡的世界》第二部完成,路遥的健康每况愈下。医生反复叮嘱他必须休养,停止过度精神劳动。
但路遥无法听从,他仍坚持创作之路。
他对文学的执着和热爱令人敬佩,也成就了他的文学大师地位。
然而,所有的光环都掩盖不了他婚姻和家庭的失败。
1992年,林达再次提出离婚,她已精疲力竭。
这一次,路遥终于同意。
“我要去一趟延安,回来后我们就去办手续。”他松口。
林达听后不再纠缠,带着女儿准备回家乡。
然而路遥未及到达延安,身体突发状况被送进医院。医生明确诊断已无力回天。
三个月前,林达曾带着离婚协议去医院看望奄奄一息的路遥。
尽管虚弱,路遥仍坚持签下协议。
两人终于从这段身心折磨的婚姻中解脱。
同年,路遥去世,只留下文学作品长存人间。
他情感路坎坷,初恋失败令他对感情悲观。遇见林达,他从泥潭中挣扎而出。
婚姻冷淡期给了他婚外情机会,也让林达心死。
路遥一生爱过五个女人:母亲、林虹、林达、女儿和那位神秘情人。
但唯有林达在他去世前到医院,携带离婚协议让他签字。
他没有怨恨,反而坦承对林达亏欠良多。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