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光发:画布上的生命长河——杨艺庆油画艺术评析(2025年9月19日)
早上发布了我的2025年1月1日的作品《光发心语高僧大德——渡人渡己-天地万物间-均为修道场(2025年1月1日) 》,并留下了直白“发表七个小时,1.5万。这是我为数极少的文章在当年推出,一般都会滞后5-10年发出,也就是给自己一个要求,不能为眼前苟且思考,要想到这篇文章十年后还有意义吗,如无,则止语。”突然发现一个熟悉的点赞,才想起在2025年5月还是6月份,答应给杨艺庆老师写一篇文章,后来就是连续的出差,在社科院与王雪峰老师在全国调研商品市场,后来又是几个专项咨询,其中就包括企业文化的几个项目。就在刚才的点赞瞬间,我发现文债不得不还,就此作为序吧……以上序在其他地方将抹去,以下为正式版本。




引言:烛光下的对话
2025年1月,我与杨艺庆老师通过微信结缘。短短数月的交流中,我看到了一个艺术家对创作的执着追求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杨老师发来的作品照片中,有一幅《夜烛撰著——施耐庵》令我印象深刻:烛光摇曳,施耐庵伏案疾书,那个来自盐城大丰的文学巨匠仿佛穿越时空,与艺术家进行着一场无声的对话。
这种历史与现实的交汇,这种艺术与生命的融合,正是杨艺庆作品的独特魅力所在。正如网友"丫丫"所感:"油画中的光影交织,如同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让人回味无穷。"
一、长卷宏图:天地人生的视觉史诗
杨艺庆先生创作的36米长卷《日出海湾》,堪称其艺术生涯的里程碑之作。这幅作品以盐城大丰黄海湿地为背景,描绘了从夜晚到清晨,人们等待海上日出的完整过程。"绘卉之约"对此评价道:"杨老师2024新创作的油画作品——家乡《日出海湾》系列油画长卷。用绘画的方式描绘了从日出到日落,大丰湿地生态的一种真实的美好,在现实的基础上美轮美奂呈现创造新的面貌,开辟油画先河,让人叹为观止。"
画面中,有人点燃篝火围坐聊天,有人拍照跳舞,有人坐在帐篷里看书,待到东方发白,太阳跃出海面,人们欢呼沸腾,开始了新一天的生活——淘海鲜、画画、拍照。网友"腊梅沁"生动地描述了这一场景:"杨先生的这幅日出海湾36米长是一幅非常壮丽雄伟的作品。他由夜晚去晚边等着看日出,许多人来到了这里,架起了一堆堆篝火,大家围坐在一起聊天,拍照,跳舞,坐在帐篷里看书......当太阳跳出海边时大家都沸腾了!这是他们等待的喜悦!"
这幅长卷的宏大叙事和细腻刻画,让我想起了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都是以长卷形式记录社会生活,都融合了写实与写意的艺术手法。但杨艺庆的作品又具有鲜明的现代性和西方油画特色,他巧妙地运用了光影效果和色彩变化,使画面既具象又梦幻,既真实又浪漫。"了知"赞叹道:"只有大师才能创作出如此美仑美奂的精典,创造出不平凡的油画微电影先河师范。"
艺术评论家史峰教授认为,杨艺庆的作品"既包含西方油画中重光影、体面的外化写实特点,又兼具中国传统艺术中重含蓄、意象的内在精神内蕴"。这种中西融合的艺术风格,使杨艺庆的作品具有了跨越文化和时空的艺术感染力。
二、笔触人生:从电影海报到油画长卷
杨艺庆1958年12月生于江苏省盐城市,其实力派画家的身份背后,是数十年的不懈努力和探索。自幼年起,他便展现出对绘画艺术的浓厚兴趣和非凡天赋,少年时代已创作了近千幅电影海报水粉画,每幅作品均为一开纸大小,不仅多次入选省级展览,更屡获殊荣。
少年画友"王育林1433"回忆道:"杨艺庆是我少年时的画友,也是我的启蒙老师。1981至1982年间,我们常在一道画素描头像。那时的杨艺庆走在路上都能引起路人惊叹的大帅哥!开心分享艺庆新作!"
恢复高考之际,杨艺庆以专业满分的优异成绩(以五角星作为标记),在地区内独占鳌头。1977年,他被调至大丰锡剧团,担任舞台美术设计师,期间设计并绘制了近四十台大小型舞台剧的精美布景。这段经历无疑为他后来的艺术创作奠定了坚实基础——舞台美术设计让他学会了如何构建场景、安排人物、处理光影关系。
1989年至1991年,杨艺庆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研修班。在这里,他凭借着对绘画艺术的执着追求和不懈努力,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画风,达到了"画随我用,艺为人生"的艺术境界。这种艺术理念——将艺术与生活紧密结合,让创作服务于人生表达——贯穿于杨艺庆的整个艺术生涯。
三、艺术之境:中西融合的美学探索
杨艺庆的艺术成就,在于他成功融合了中西艺术传统,创造了独具特色的绘画语言。他的作品既扎根传统,着意抓取传统绘画题材来抒发其历史使命;又立足当下,在扎根传统的过程中吸收、融合、超越传统,最终走向现代。
在《夜烛撰著——施耐庵》中,杨艺庆以细腻笔触描绘了文学巨匠的创作场景。"翰逸神飞5207"赋诗赞曰:"夜色沉沉烛影长,耐庵独坐思茫茫。笔底风云惊天地,纸上江湖写沧桑。油彩凝情绘古贤,画布留香载史章。扬艺妙手开新境,艺术之光耀四方。"
在《手握画笔的贤女》、《画红高粱的女画家》、《静坐构思》等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杨艺庆对人物神态和内心世界的精准捕捉。他运用色彩的明暗变化和笔触的节奏感,表现出人物的情感状态和精神世界。这种形神兼备的艺术追求,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神似"重于"形似"的审美理念。"锦燕"和"樱桃成熟季"同声赞叹:"看老师的画作是美的享受,人物栩栩如生!神来之笔,气韵生动,妙手丹青。力发于腕指之上、精细之处非目力所能及!鬼斧神工,今人惊叹!"
与此同时,杨艺庆又充分发挥了西方油画在表现光影、质感和空间关系方面的优势。作品《冬日晨曦》中,他巧妙地运用冷暖色调对比,表现出冬日早晨清冷而又充满希望的独特氛围。《披着紫红巾少妇》则通过色彩的强烈对比和笔触的挥洒自如,展现出人物的个性特征和情感状态。
书画本一体,杨艺庆的作品中显露出其有强烈的塑造意识,常用"留白"、讲究对比,构成动静结合之艺术境地。他在题画诗中善用行草,用笔生动活泼,结体聚散有致,呈现不衫不履之态,与其绘画作品的逸兴率意相通。这种书画合一的艺术实践,进一步丰富了作品的文化内涵和审美层次。
四、乡土情怀:盐城大丰的艺术名片
作为盐城大丰人,杨艺庆始终保持着对家乡的深厚感情和艺术关注。他的许多作品都以家乡风土人情为题材,展现出对这片土地的深刻理解和热爱。36米长卷《日出海湾》就是以其家乡的黄海湿地为背景创作的,描绘了当地人的生活场景和自然风光。
"木子"感慨道:"杨老师的巨幅画卷《日出海湾》为盐城大丰这片黄海湿地,海边风光增光添彩,这是大丰人的骄傲和自豪。""了知"进一步指出:"他缘自对家乡的热爱,扎根基层,用艺术的手发自肺腑的情感,让大丰这美丽黄海湿地平凡世界里的平凡人们热情平凡的生活展现在世人面前。"
杨艺庆还曾为地方政府精心筹划并设计了国家、省、市级别的农业博览会、国际海洋节、麋鹿节等重要活动的展览展示,以及知青纪念馆、施耐庵纪念馆、烈士陵园纪念馆和地方博物馆等二十多处场馆的总体工程设计及布置。这些艺术实践不仅展示了其全面的艺术才能,也体现了他对家乡文化建设的积极参与和贡献。
艺术评论家史峰教授指出,杨艺庆的家乡系列作品"以天籁般的节奏与旋律唤醒观者沉睡的乡思。画家以其独的充溢着梦魂与诗意的写意状态,将我们引入故乡的梦境,流连忘返"。这种乡土情怀的艺术表达,使杨艺庆的作品具有了浓郁的地域特色和普遍的人文关怀。
五、国际视野:走向世界的艺术语言
尽管扎根于乡土,杨艺庆的艺术视野却并不局限于一时一地。近年来,他的作品多次受邀参加国内外重要展览并获奖,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影响。
2023年,他的作品《冬日晨曦》《画红高粱的女画家》等参加了由俄罗斯莫斯科国立奥斯特洛夫斯基博物馆和莫斯科州国立大学联合策展的"虹·当代中国艺术展"。《杨艺庆油画作品选》入编中国高等美术名师教学范本,并由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出版,同时被20所各大高等院校及省图书馆收藏。作品《山村里的小白鸽》参加由美国洛杉矶政府、韩国驻洛杉矶总领事馆、尼泊尔驻洛杉矶总领事馆、马来西亚旅游局驻洛杉矶办事处、印度驻洛杉矶总领事馆联合主办的"大美中国·第八届中美书画名家作品展"。
2023年7月,作品《刀笔人生》参加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世界联合会和法中交流促进会联合主办的"2023国际艺术联创联展"在法国卢浮宫卡鲁赛尔厅展出。2024年4月,杨艺庆参加欧洲艺术院校交流,油画作品《新疆老人像》《新疆罗布人》《日出天山》分别被意大利罗马美术学院、佛罗伦萨美术学院、德国柏林艺术学院艺术交流并收藏。
这些国际交流活动表明,杨艺庆的艺术已经超越了地域和文化的界限,成为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视觉语言。他的作品既具有鲜明的中国文化和地域特色,又蕴含着人类共同的情感和精神追求。
六、艺术之道:画随我用,艺为人生
杨艺庆曾言:"在绘画领域中,我还是一名贪婪的学生"。这种不断学习、不断探索的态度,正是他艺术创作的不竭动力。数十年来,他一直用自己的坚守在不断探索更富表现力的油画风格,形成了兼具西方油画外化写实特点和中国传统艺术内在精神内蕴的双重性风格。
"爱腊梅3087"感叹道:"只有象你(杨艺庆)这样的大师才能作出如此美仑美奂的作品,从夜间等到日出,这么长时间都要画出来表现出来,那是多么漫长而艰辛的过程!杨先生做到了!佩服!"这种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和艰辛付出,正是杨艺庆能够取得如此成就的重要原因。
杨艺庆的艺术理念——"画随我用,艺为人生"——强调艺术应该服务于生活,服务于人民,服务于时代。他的作品不是孤芳自赏的象牙塔艺术,而是与人民生活、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的现实主义创作。无论是36米长卷《日出海湾》中对普通人日常生活的描绘,还是《夜烛撰著——施耐庵》中对历史文化的回溯,都体现了这种艺术为民的思想。
"许荣杰"评价道:"画家杨艺庆先生创作的油画作品《日出海湾》系列油画长卷。以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创作,描绘了一种从日出到日落,真实而美好的生活画卷。美轮美奂地呈现了当代人民的精神面貌,巨幅群像,让人叹为观止。由此可见,画家贴近生活,热爱生活,为普通民众造像,讴歌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
值得一提的是,杨艺庆不仅在艺术创作上取得了显著成就,还在艺术教育和人才培养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他曾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研修班,得到了系统的专业训练和艺术熏陶。如今,作为一位经验丰富的艺术家,他无疑也在影响着更多年轻艺术家的成长和发展。
结语:海湾日出的艺术启示
杨艺庆的36米长卷《日出海湾》,不仅是一幅描绘海上日出的风景画,更是一幅展现人生百态的社会画卷,一首歌颂生命美好的视觉诗篇。从夜晚到黎明,从等待到欢欣,从个人到群体,这幅作品以宏大的视野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生活的美好和希望的力量。
"翰逸神飞"赋诗歌颂这幅巨作:"晨曦初照海天宽,杨公妙笔绘奇观。卅六米卷展宏图,光影交错映波澜。红日喷薄破云间,万道金光洒海湾。水天一色皆锦绣,壮丽景色醉心田。细浪轻拍金沙岸,海鸥翱翔乐无边。远帆点点归港湾,渔民欢笑迎新篇。油画长卷见真功细腻笔触显神通。每一寸布皆故事,艺术之美动魂灵。日出海湾添胜景,自然人文两相融。大师匠心留青史,传世佳作耀苍穹。"
"LINHUI"评论道:"在《日出海湾》这幅油画长卷中,杨艺庆则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精湛的技艺,将海湾日出的壮丽景色展现得淋漓尽致。画面中,晨光熹微,海波粼粼,每一笔每一划都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仿佛能让人感受到海风轻拂,听到海浪轻拍岸边的声音。这幅作品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是对生命力和希望的颂歌。"
"丁涛1364"细致分析道:"杨艺庆大师《日出海湾》油画作品,太美啦!首先是这么长的画卷。前无古人。他以细腻的笔触和绚烂的色彩,编织出一个个非常有特色(日出海湾)。你只要细心看,整个画卷不仅仅记录了海边风景的瞬息万变,主要是各种人物的把控蕴含着杨艺庆大师的无尽的思绪与情感,让人在观赏之时,不禁沉醉于那份静谧而又磅礴的意境之中。"
艺术评论家史峰教授认为,杨艺庆"一直以来用一颗坚守的、极为敏锐的心,通过油画这种独特的方式,为观者呈现出笔墨之间充斥的恢宏磅礴的气度,悠游不迫的从容及睥睨万象的自信"。这种艺术气质和精神境界,正是杨艺庆艺术的独特价值和魅力所在。
在当代艺术多元发展的背景下,杨艺庆坚持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创作方法,贴近生活,热爱生活,为普通民众造像,讴歌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这种艺术方向和价值选择,无疑为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有益启示。
"谢天德"精辟总结道:"杨艺庆先生作画,似在艺海拾贝。多少年来,所创佳作多多,但从未听过大海的喧嚣。此次巨幅长卷油画创作成功,大海不再沉默,连同人们纷纷的祝贺声,一起唱响了《日出海湾》的赞歌!"
杨艺庆的艺术人生,就像他笔下的《日出海湾》,从黑夜到黎明,从等待到绽放,始终充满着对光的向往和对美的追求。他的艺术创作和实践,已经成为中国当代艺术的一道亮丽风景,必将为未来艺术发展提供重要参考和借鉴。
【参考资料及文献】
以下为作品欣赏
【中艺平台】杨艺庆:全球艺术家编码【3389】作品雅赏-36米长卷《日出海湾》
【中艺平台】杨艺庆:全球艺术家编码【3389】作品雅赏(2025年1月18日)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