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名人轶事] 他活到37岁,生前只卖出一幅画,死后画作价值张张过亿

2 已有 13 次阅读   20小时前
他活到37岁,生前只卖出一幅画,死后画作价值张张过亿 

1990年,在一次拍卖会上,一幅叫《加歇医生》的油画被拍出了8250万美元的天价。

而创作者早已在百年前开枪轻生去世,年仅37岁,这幅画正是他去世前一个月的作品。

更值得一说的是,他活着就是个无名之辈,画了那么多年,画了2000多幅,却只卖出过一幅画,报酬仅有400法郎。

他叫梵高,一个十足的疯子,也是一个傻子,一生都在追求爱、最后却孤独离开的可怜人。

文森特·梵高,这个名字不是他的,原本是他哥哥的,是属于他那个出生不久就夭折的哥哥。

名字是他哥哥的,就连出生,也像从哥哥那边偷来的,1853年3月30日,文森特·梵高出生,这一天同样也是哥哥的忌日。

父母失去了大儿子,幸好上帝待他们不薄,又赔了他们一个新的儿子。

上帝让他在这一天出生,一切就像注定的,只要他们认真,就一定能在这个新生儿身上,把夭折的儿子重新复活。

于是,他们把大儿子的名字给了刚出生的儿子,把原本要给大儿子的爱,也全部倾注在他身上。

新的文森特·梵高很聪明,跟哥哥一样聪明,什么都会,对什么都好奇,但看见父母对他投来的那种眼神,很炙热,又陌生,他就浑身不舒服、甚至恶心。

他要毁掉,如同上帝毁掉他们心爱的儿子,梵高捏了一只小象,拿给母亲看,母亲惊叹不已。

接着,他手轻轻一松,可爱的小象瞬间在地上碎成一片片,母亲眼里的光不见了,由此梵高才迎来做这件工艺品最大的成就感。

梵高不爱呆在家,他成天往外跑,他喜欢钻进大自然里,偷鸟巢上的鸟蛋,巢穴、渔网、灌木,只要跟人类毫无关系的东西,他都喜欢带回家。

也正因为如此,梵高小小年纪,就已经对自然界的一切都了然于胸。

梵高的妹妹曾说,“那些长得可怕的名字,文森特一个不漏全记了下来。”

大自然好大,静静地接纳了许多生物,连他这种外来人的闯入,大自然都没有动怒。

可惜,家里很小,小到梵高的一举一动都被无限放大,父母动怒了,也失望了。

他们的儿子不是这样的,他很乖的,不会天天这样全身脏兮兮地回来。

梵高一步步偏离他们心中的儿子,他是他们血缘上的儿子,却与他们真正的儿子相距甚远,他是他们的儿子,又不是他们真正的儿子。

父亲很苦恼,“好像他有意添乱,真让我们伤透脑筋。”

可他们乐观地相信,他们真正的儿子还可以找回来的,或者说不愿相信,大儿子真的死了。

于是1864年,他们将11岁的梵高架上黄色马车,把他扭送至离家21公里的寄宿学校。

梵高被赶下黄色马车,然后隔着围栏,默默望着那辆黄色马车驶过草坪,消失在路的尽头。

从那之后,他每天只做一件事,就是趴在围栏边,静静等着那辆黄色马车出现,接他回家。

黄色马车时而会出现,在他闹事的时候出现,在他屡教不改的时候出现,却没有一次是为送他回家而出现。

父母把失去儿子的恐惧,就这么转嫁给了梵高,后来梵高在精神病医院时,他害怕地回忆,“我感到格格不入,我好像回到了11岁那年在寄宿学校的日子。”

他偷偷跑回家,可徒步走了21公里回到家,换来的却是又一次放逐,而且这次更远,远到黄色马车也到不了,他就算把腿走断了也回不了家。

这一年,梵高13岁,他把新的寄宿学校称为监狱,什么都是冷的,铁窗冷的,空气冷的,人也是冷的。

15岁那年,梵高终于熬不住了,他再次逃回了家,而这次等他的,不再是又一所新的寄宿学校……

寄宿学校接纳不了他,家里也容纳不下他,他的回来,只会给家里人增添不快。

梵高在家还没两天,父母就将他送去伯伯的画廊,让他去卖画。

但梵高并没有把这次放逐当作是放逐,他认为这是父母给他的一次机会。

就像上帝给他们机会重新拥有儿子一样,他也值得有个机会,重新博得父母的喜欢,然后被准许回到家里。

他不再往门口看,不再把心思花在等黄色马车身上,因为他知道,只要他认真工作,证明自己,黄色马车会出现的,一定会的。

他在画廊拼命工作,把每幅作品的相关信息背得滚瓜烂熟,偶尔需要了解相关书籍,他也是一个画家关联好几个画家,一口气读完了所有的书。

然而,他越努力越倒霉,画一幅都没卖出去,这下不仅是父母对他失望,伯伯也失望了,他把梵高赶去了伦敦分公司。

梵高知道,黄色马车不会出现了,这辈子都不可能再出现了,他被抛弃了,被所有人抛弃了。

在伦敦,梵高认识了房东及她的女儿,她们母女相依为命,这种家人间的相互依靠,对孤家寡人的梵高有着莫大的吸引力。

他不可抑制地爱上了房东的女儿,他迫切地希望,她们之间的那种爱,也能分一点点给他。

哪怕没有也没关系,别赶他走就行,光是站在爱的旁边,梵高就已经幸福得快晕过去了,眩晕之中,他看见了那辆黄色马车朝自己奔过来。

圣诞节他在那里写信给弟弟提奥说:“噢!我的伙伴,我多么盼望你也能来到这里,希望你的圣诞节也过得和我一样快乐。”字里行间藏不住的得意、炫耀。

但他这样的幸福,在父母那里愚蠢得可爱。

父母奉劝他,寡妇的女儿能是什么好东西,跟那种人混,迟早要堕落,如果他像他哥哥一样聪明,就应该明白,去跟上流社会的人打交道,才是正道。

后来,一切似乎是为了印证父母的猜想,房东的女儿告诉他,她已经同别的男人订婚了,梵高再次被爱放逐。

梵高被扔去了阿姆斯特丹,投奔他的远房姨父,也在这里,他遇到了人生第二个挚爱,姨父的女儿沃斯,论辈分沃斯还是他的表姐。

当时,沃斯刚丧夫,带着一个8岁儿子,梵高欣喜若狂,表姐旁边空出的丈夫位置,犹如为他量身定做的。

表姐疼爱自己的儿子,梵高跟弟弟说:

“他们真挚地相爱着,你看到傍晚,他们依偎在小小起居室柔和的灯光下的卧房,熟睡中醒来的儿子唤着母亲,这是多温馨的一幕。”

这一幕有多温馨,他早就见过,在曾经的房东及她女儿的那里见过。

黄色马车再次出现了,这次无论如何,他也要抓住。

于是他不管伦理道德,开始疯狂追求表姐,吓得表姐连夜逃回了家,梵高不依不饶追到了阿姆斯特丹。

梵高,没人喜欢,疯子一样的梵高,又怎么会有人喜欢?对表姐的疯狂追求,最后也是空欢喜一场。

但越得不到爱,梵高就失心疯似的越渴望,他在灯红酒绿的地方,认识了一个特殊的“工作者”——西恩。

当时,西恩带着两个孩子,肚子还怀着孕,这样弱小无助的女人,一定需要一个男人照顾的,梵高死去的心,再次复燃。

他虔诚地跪在西恩脚边,乞讨她施舍一点爱给他,西恩给了。

可这辆黄色马车只让他坐了一会,还没送他找到家,便把他赶下车。

西恩因生计重操旧业,甚至像是为了彻底摧毁梵高的幻想,黄色马车完全沉入海底,西恩不幸溺水身亡。

梵高被吓到了,这次是他主动逃离,他逃去了法国一座安静的小镇阿尔。

恐惧积蕴在他的胸腔,下下不来,上上不去,说也没人懂,他只能把它画出来,在小镇他天天不停地画呀画。

可恐惧、孤独是画不完的,他写信邀请刚认识的朋友高更过来一起长住。

高更来了,可高更也不是他期待的那辆黄色马车,高更受够了梵高的控制欲,不久就决心要离开他。

梵高慌了,他没有钱,不能用钱留住高更,他的画也不值钱,高更看不上,怎么办该怎么办,高更明天就要走了。

刚走不久的恐惧,又回来了,此时一步又一步,就要靠近自己了,就在那极度的恐惧中,恐惧似乎给了他留住高更的灵感。

耳朵!

他毫无留恋,一刀割下自己的耳朵,送给高更,以此证明他对自己的重要性。

高更是商人,商人逐利,一只耳朵值什么钱?要是个知名艺术家的耳朵,他还能拿出去营销一把,可梵高,什么都不是!

高更躲梵高躲得远远的,梵高之后各种怪异的举动,也把自己逼到了精神病院。

在那里,孤独的梵高画着黄色马车,给自己画一个家,他也画出了绝美的《星月夜》。

那巨大的、卷曲旋转的星云,那一团团夸大了的星光,以及那一轮令人难以置信的橙黄色的明月,大约是梵高的幻觉。

但这幅画经后人研究,星空的结构、比例,均符合真实星云的数据,梵高逝世127年后,这幅画拍出8.8亿元,如今价值更是难以估量了。

1890年1月,距离梵高饮弹自尽还有半年,弟弟提奥的小孩出生,梵高作为大伯,为新生儿送上了祝福,一幅画作《杏花》。

从《杏花》里,绿色调的背景,果实颗颗饱满,没有跳脱的笔触,作画人似乎很平静很祥和,完全不似出自精神病人之手。

然而,如今看来,这种征兆倒像是濒临死亡前的回光返照……

5月,梵高情况好转,被批准出院,他搬去了奥维尔小镇,7月27日,他突然中枪,拖着血淋淋的身子回到旅馆,两天后不治身亡。

对于梵高的死,谜团重重,很多人认为并非他自己所为,因为梵高中枪的位置,他无论以如何扭曲的姿势,都没法做到对自己这里开一枪。

如若是他自己,这么近的距离,子弹势必打穿他的身体,可子弹最终留在了梵高的脊柱骨附近。

也就是说,开枪的位置应该离他身体有一定距离。

而且,梵高在咽气之前,特意交代了一句话:“不要指控任何人,是我自己想要自杀的。”

画蛇添足的一笔解释,很像是为了掩护谁,于是有种说法,认为是农场的小孩不小心射杀了梵高。

犹如之前看不得底层人受苦,梵高执意要去帮助他们一样,如今临终前,梵高也可怜一个小孩子,不忍将他供出来。

他保护了那个孩子,也宛如保护了37年前那个孤苦无依的小孩,小孩终于坐上那辆黄色马车,回家了。

(梵高画里时不时出现的“黄色马车”)

梵高逝世后,弟弟提奥住进了精神病院,半年后提奥去世,与哥哥一起合葬在奥维尔公墓。

一个墓碑上刻着1853年—1890年,一个墓碑上刻着1857年—1891年……

在梵高生命的最后一个月,梵高给弟弟写信,他说他给心理医生加歇医生画了一张肖像画,加歇医生很喜欢,还迫切请求他再画多一张,他还说,一切都在朝好的方向发展。

最后一句话,当时他指自己的病,直到如今,我才发现,冥冥之中,这句话也指的是他的画、他的艺术……

参考资料:

1、史蒂芬·奈菲 格雷戈里·怀特·史密斯|梵高传

2、文森特·梵高|梵高手稿

下面是梵高作品欣赏: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