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西问·中国学|杨慧林:“中国学”何以是“世界的”? 中工网 2025-10-14 16:22 中新社上海10月13日电 中新社记者 樊中华 第二届世界中国学大会即将在上海开幕,来自全球的500余位学者共为“中国之学”带来“世界视角”。从昔日的古典文献译介到今日的全球对话,世界认识中国的方式何以发生演变
-
资治通鉴:内心丰盈的人,独行亦如众 金沛的国学笔记 2025-10-14 17:26 司马光用了19年的时间,在一间书房里写完了《资治通鉴》。没有人与他讨论学问,没有人为他的发现而欢呼,只有案前的灯火陪伴着这位老人。他在昏暗的光晕中,一页一页地记录着历代兴衰,一点一点地思索着治国之道。没有同行者的
-
约500位中外学者齐聚,他们眼中的中国学是什么 第一财经 2025-10-14 20:00 据新华社报道,第二届世界中国学大会10月14日在上海开幕。 本届大会以“世界视野下的历史中国与当代中国”为主题,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上海市人民政府主办,文化和旅游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和有关高校协办。会上发布了《文
-
像石矶娘娘那样做自己:看见自我边界的心理力量 www.sohu.com 2025-10-14 16:01 《封神演义》中的石矶娘娘,为徒弟讨说法,与哪吒、太乙真人对抗,最终落得被炼化的结局。可跳出“正邪标签”,这个角色藏着一种现代人稀缺的特质:不讨好、不妥协,始终守住自我边界。她或许“偏执”,却用最直白的方
-
原创 什么是天道?什么是地道?什么是人道?做人为何要精通三道? 千秋文化 2025-10-14 12:10 山脚下的小村落里,炊烟袅袅。一个十六岁的少年阿明正蹲在田埂上,望着远处被晨光染成金色的山峦,眉头紧锁。他手中握着一把锄头,却迟迟没有下地。母亲在屋前喊他:“阿明,春耕了,别发呆!”阿明没有
-
《唯有中华能拯救世界》之暗能量充塞模型 罗大方 2025-10-10 17:29 孟子"塞于天地之间"的浩然之气,与当代宇宙学中充塞宇宙的暗能量呈现出惊人的同构性。二者皆不可见而无所不在,以其排斥效应推动宇宙向更宏阔的维度演化。《周易》变易哲学揭示:"形而上者谓之道",暗能量正是
-
最好的养生:南怀瑾论人生的最高境界 2025-10-13 06:02 发布于: 北京市 作者简介 南怀瑾(1918年—2012年),出生于中国浙江,中国当代诗文学家、佛学家、教育家、中国古代文化传播者、学者、诗人、武术家、中国文化国学大师。历任台湾政治大学、台湾辅仁大学及中国文化大学教授。
-
人是一种太不完美的东西 群学书院 2025-10-12 08:16 《人是一种太不完美的东西》收录与尼采最重要的著作《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相关的遗稿笔记。编者从包含尼采自1882年7月至1885年秋所创作的残篇的《尼采著作全集》第10卷和第11卷中,把尼采所写的与《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相关的遗稿汇集起来
-
原创 盘点西方十大哲学家 史张文长 2025-10-12 14:20 一、柏拉图 公元前的希腊伟大哲学家,被认为开启了西方的客观唯心主义传统。他提出的理念论认为,眼前看到的事物只是对一个不变、普遍的理念世界的影子。换句话说,真正的“真实”来自于理念本身,而感官世界只是它们的副本。这样的思想深深影
-
原创 崔动良有机哲学是哲学史上第三次实践论转向,完成第三次范式革命 崔动良 2025-10-12 08:55 作者:崔动良 要深入论证“崔动良有机哲学是哲学史上第三次实践论转向,完成第三次范式革命”这一结论,需先锚定**“范式转向”的核心评判标准**(依据库恩“范式理论”:新范式需重构哲学的“核心问
按照发布时间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