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艺术杂谈] 原创 山东孔林为何千年不落一只鸟?乌鸦鼠蛇都避而远之,不敢栖息

1 已有 4 次阅读   6小时前
原创 山东孔林为何千年不落一只鸟?乌鸦鼠蛇都避而远之,不敢栖息
小柏聊历史 2025-11-15 17:27
两千多年前,孔子的儒家思想在中国横空出世,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到了汉朝,儒学逐渐成为了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孔子晚年周游各国,传播自己的思想,他去世后,弟子们将孔子的学说记录下来,并整理成《论语》一书。这本书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祭祀孔子也成为了国家级的仪式。
孔子出生在山东曲阜,这座小城因孔子的诞生而闻名世界。如今,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都来到这里,感受几千年传承下来的儒学文化,许多外国友人也将儒学奉为经典。自2004年起,中国为了促进国际友好关系,传播汉语文化,开始在全球设立孔子学院,将中国的仁义思想传播到世界各地。
然而,也有一些人对儒学持有批评态度,认为其思想压制了人们的进步,推崇盲目的忠诚只会让人失去自我。事实上,这种看法过于片面。儒学思想的诞生正是处于古代那个社会背景下,当时的统治者为了加深对百姓的思想控制,才将儒学作为工具来加以利用。而儒学本身并没有问题,真正的问题在于它被用来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无论如何,孔子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地位是不可磨灭的。
虽然孔子去世已经千年,但儒学思想依旧流传不衰。为了纪念孔子的巨大贡献,人们将孔子及其家族的墓地打造成了孔林,供人们祭拜。孔林是世界上持续传承时间最长的家族式墓地,经过无数代人的努力,孔林的规模逐渐扩大,墓葬的数量也令人惊叹,且其中有许多珍贵的碑刻文物,这对研究历史起到了积极作用。
关于孔林,流传着一个说法:上不落鸦,下不招蛇。意思是,在孔林中,尽管树木众多,却从来没有看到过乌鸦。这一现象一直让人感到疑惑。乌鸦是喜欢食用腐肉的鸟类,通常会出现在墓地,且常常与灾难、死亡相联系。在东方和西方的文化中,乌鸦都是不祥的象征,许多恐怖电影中的墓地场景常伴随着乌鸦的凄鸣声,给人一种不寒而栗的感觉。
按理说,孔林应该会有乌鸦出现,但经过实地考察后,研究人员发现乌鸦从不在孔林逗留。对此,民间有一个传说,认为孔子活跃的时代,各国之间战乱不断,孔子主张仁爱,提倡和平与和谐。这与当时的社会现实背道而驰,孔子周游列国,试图劝说各国君主放弃武力,消除敌对思想,带给百姓和平与福祉。然而,改变人们的思想是极其困难的,尤其是在动荡的时代。孔子面对种种困难和挫折,依然坚持传播自己的理想。如果遇到开明的君主,事情还好说,但若遇到嗜血的暴君,孔子甚至可能会丧命。 有一次,孔子到宋国时,宋景公对他的学术成就非常欣赏,想邀请他在宋国担任官职。这引发了宋国大臣恒魋的嫉妒,他害怕孔子威胁到自己的地位,设计迫使孔子离开,甚至派人追杀。就在追兵快要赶上时,忽然有一群乌鸦出现,它们朝追兵发出嘶哑的叫声,士兵们误以为这是天神的庇佑,便退却了。从这个故事看,乌鸦也成为了孔子的一种救命恩人。不过,这种解释显然无法令人完全信服,实际上,孔林之所以没有乌鸦,可能与其建筑风格有关系。 孔子的一生充满了波折,在游学过程中,他结识了许多豪杰与商人。孔子去世后,除了各国君主捐赠财物外,一些大贵族也捐献了大量资金来修建孔林。从此,历代帝王不断扩建孔林的规模。现代研究发现,修建孔林时使用了大量的硫磺和朱砂。硫磺气味刺鼻,蛇类对此极为敏感,因此,蛇不敢靠近。而孔林中大多数树木是桧柏,乌鸦对这些树木的气味也感到厌恶,因此很少有鸟类栖息在其中。 作为一座具有巨大艺术价值的陵墓,孔林内有数千间房屋,融汇了各个朝代的建筑风格,这为研究古代建筑风格的变迁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此外,孔林中的石碑、画像等艺术作品,见证了石雕艺术的演变。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孔林在上世纪90年代被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