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最危险的敌人,往往是那些你根本察觉不到的。
人类大脑有大量的决策是在无意识状态下完成的。这意味着,那些潜藏在意识底层的坏习惯,正在你毫无察觉的情况下,一点点蚕食你的思维,拖慢你的成长。
觉察即自由,行动即重生。而这一切的第一步,就是看清真相。现在,让我们一同觉察这四个正在暗中拖累你的坏习惯。
1、信息劣化
先说个扎心的事实:你每天接触的垃圾信息,都在让你变笨。
心理学家罗伯特·扎荣茨的“单纯曝光效应”实验揭示了一个残酷真相:当虚假信息反复出现时,大脑会自动降低警惕性,最终将其内化为“真相”。这就是为什么谣言传播三遍就成了事实,广告重复千遍就成了需求。
前段时间,我一个想创业朋友差点栽了大跟头。他在各种自媒体上反复看到某个“下一个风口”的项目,看多了竟然真觉得靠谱,差点投了几十万进去。幸好最后一刻清醒过来,一查才发现是个精心包装的骗局。
破解之道是要有“批判性思维”,可以用以下方法:
记住: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养成批判性思维的习惯,帮助你在面对存疑怀信息时,保持对它的警觉,避免盲从。
2、思维钝化
这是很多人都会犯的错误:用已知解释未知,用经验替代思考。
我们的大脑天生爱“偷懒”,大脑为了节省能量,总是倾向于用最简单的方式处理信息。于是,每当遇到新知识,我们的第一反应就是:“哦,这不就是学过的那个吗?”
这种思维方式看似高效,实则有很大的缺点。
社会发展中有太多这样的例子:
当你说“不就是”的时候,你的大脑就已经关闭了学习的大门。
正确的做法是什么?主动寻找差异,而非相似。
下次遇到新事物时,别问“它像什么”,而要问:
乔布斯说过:“Stay hungry, stay foolish。”保持饥饿,就是永远不要让旧知识喂饱你的好奇心。
3、负向强化
这可能是最隐蔽的坏习惯:你的日常行为正在强化你最不想要的结果。
神经科学研究表明,大脑通过“使用依赖性可塑性”原理不断重塑自己。简单说就是:你怎么用大脑,大脑就变成什么样。
举个最常见的例子:
看到了吗?你的每个“解决方案”都在加深原本的问题。
哈佛商学院教授克里斯坦森在《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中提到:很多人的失败不是因为不努力,而是因为努力的方向正好相反。
打破这个恶性循环的方法是:执行一个微小的正确行动
记住:正确的一小步,胜过错误的一大步。
4、自我弱化:
在生活中很多人会遇到一种心理陷阱:为了维护虚幻的自我形象,不改尝试挑战。
心理学家卡罗·德韦克的“成长型思维”研究发现:固定型思维者为了保护“聪明”的标签,会刻意避开有挑战的任务。结果是什么?他们越来越笨了。
这种“自我妨碍”行为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你以为在保护自己,其实在亲手埋葬自己的可能性。
真正的强者是什么样的?看看任正非,70多岁还在说“我什么都不懂,我就是提问题”。看看马斯克,当众测试火箭失败,还在推特上自嘲“至少炸得很漂亮”。
破解之道只有一个:接纳真实的自己,包括那个会犯错的自己。
下次想要“装”的时候,试试这样:
写在最后
王阳明说:“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这四个隐蔽的坏习惯,就是潜伏在你心中的贼。
好消息是:既然是习惯,就可以改变。坏消息是:如果不改变,它们会继续偷走你的未来。
现在,你可以选择继续让这些习惯控制你,也可以选择从这一刻开始改变。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