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艺论·研究] 书讯 |《周易的野心》历史的深处都是人性

1 已有 27 次阅读   2025-06-27 07:38
书讯 |《周易的野心》历史的深处都是人性
搜狐文化 2025-06-26 12:11
作为“六经之/首”、大道之源、中华文明元典,《周易》如何横贯三千年,让中国社会有序运转,如何塑造秩序、认知的格局?正安康健创始人、《冬吴相对论》主讲人梁冬多年研习修行《周易》的沉淀之作!
结合最新考古发现及历史研究,抽丝剥茧,重回《周易》诞生现场:从“天子易”到“君子易”,从姬昌、周公旦、孔子到邵雍,从荣格、泡利、卫礼贤到爱因斯坦,看见《周易》从何而来,如何流传千年?
【内容简介】
《周易》到底是一本什么书?它真的只是用来卜卦的吗?为什么说我们现在了解的商周故事,和历史真实情况很可能不太一样?在河南安阳殷墟的黄土之下,又掩埋着哪些至今都没有被解开的殷商秘密呢?为什么三千年来,从姬昌、周公旦、孔子到邵雍,从荣格、卫礼贤、泡利到爱因斯坦,大家都在读《周易》?《周易》的影响力从何而来?
正安康健创始人、《冬吴相对论》主讲人梁冬老师,将自己多年研习修行《周易》的读书笔记和盘托出。他结合zui新考古发现及历史研究,抽丝剥茧,试图带领读者重回历史的现场,探寻《周易》诞生的秘密,以及《周易》的“前世今生”。在这本书里,暗合着周文王的隐秘野心,照见着邵庸参透的宇宙法则,深藏着荣格苦苦追寻的生命秘密。
作为六经之首、大道之源,《周易》为什么经久不衰?因为它就是华夏文明的底色,每一个用《周易》的人,都在为《周易》所用。《周易》塑造了“我们”,“我们”也在塑造《周易》。
在这本书里,你不会看到任何晦涩难懂的黑话,作者将从现代人的角度出发,融合天文学、考古学、心理学、量子力学、医学、决策科学的新知识,让《周易》脱离迷信,走向德性,再到率性,成为可验证的“人生算法”。
正安康健创始人、《冬吴相对论》主讲人 。 曾任百度副总裁、凤凰卫视主持人及主编
视频节目《生命·觉者》系列纪录片、《睡有好眠》出品人及访谈人 。音频节目《梁品·周易》《梁品·本草》《冬吴相对论》《冬吴同学会》《梁注庄子》《梁注论语》《梁品对话》《觉世悦》《睡觉》出品人 。 电视节目《国学堂》出品人及主讲人
推荐序一:改变命运的《周易》因缘——李 硕(青年历史学者,《翦商》作者)
推荐序二:打开《周易》的智慧之门——吴伯凡(新物种研究院院长,商业思想家)
自 序:从迷信,到德性,再到率性
01 《周易》到底是一本什么书
02 周部落迁出山区,来到周原
03 来自殷商的神秘算法
04 藏在卦象里的惊天秘密
05 历史深处,全是人性
06 一场祭祀引发的历史变革
07 逐渐生长的野心
08 姬昌的牢狱生活
09 痛食子羹的悲愤与挣扎
10 关键盟友姜太公的加入
11 周武王的噩梦
12 翦商大计的战略推演
13 瓦解殷商的牧野之战
14 江山易主,武王传位周公旦
15 周公旦的“文化转基因工程”
16 周公旦的理想国
17 孔夫子晚年读《周易》
18 《中庸》得《周易》之根本精要
19 《大学》乃《周易》精神的投影
20 那些占卜准的人
21 邵 雍,易学的集大成者
22 邵雍的思想旅程
23 谁是中国神算子
24 荣格与《周易》的故事
25 共时性与集体无意识
26 《周易》诞生的秘密
后 记:读《周易》就是诚者先知
附 录:本书主要参考著作
文明来临前的荒蛮时代
通过前面几章的内容,我们了解了当时周与殷商的角色关系和背景,尤其是周部落曾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充当殷商王朝的“人祭代理人”角色。这时再读《周易》的很多卦辞、爻辞,就发现它们的背后蕴藏着很多历史的真相。只有理解它们的背景,我们才能够更清晰地读懂这些文字。
本章的内容可能会让你有点不舒服,甚至毛骨悚然。当我们作为一个文明人,掀开那一段血腥历史的时候,你会有很强烈的庆幸之感。不过,一个诚实的人如果能够更多地了解历史是如何从蛮荒走向文明的,这中间的节点是什么,或许就能对国家的文明化过程有更加清晰的认知与了解。
当一个王朝或王室献祭的人口数量远远超过民间宗教活动献祭的人数,我们可以说,这标志着人祭成为殷商王朝的国家宗教形态。
有一位叫胡厚宣的学者,根据甲骨卜辞统计过殷商诸王的献祭人数,发现涉及人祭的甲骨一千三百五十片,卜辞三千余条,要知道,这个数据还不包括大量做成药的甲骨。据他统计,人祭的人数至少超过一万四千人。
还记得上一章讲到,当时姬昌抓五十个人,都是件很难完成的大事,要写到《周易》的卦辞里面,可见当时的人口远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少,而抓捕人牲的工作量是何其繁重。
从这个历史背景出发,我们再回去审视《周易》。《周易》中多次提到了捉捕、押送人牲和俘虏的方法。
例如,在暌卦的九四爻中提到了“交孚”。甲骨文的“交”字,形状有点像把人的两条腿绑在一起的样子。可能那个时候抓到一个俘虏之后,既需要他自己行走,又怕他跑掉,那怎么办呢?就把他的大腿绑住,让他可以夹着腿用小腿走路。这种把上面绑住,下面可以走路的样子就很像甲骨文的“交”字。
这种走路的样子,让我想起古代女性服装中隐含的逻辑:女性始终处于被束缚的状态。而现代人可以穿着瑜伽服,曲线毕现地骄傲地过马路,这是文明的一大进步。
再比如,小畜卦第四爻里也说,“有孚,血去惕出,无咎”。意思是有俘虏受伤以后,要为他们止血并消除他们的恐惧,就不会有麻烦。
大有卦中提到“有孚威如,终吉”,这是一个很吉利的卦象,讲的是有俘虏被反绑了双手,但是仍然气宇轩昂,其中的“威如”即为关键表达。为什么俘虏被绑了之后气势威猛,很有生命力,这在当时被认为是很吉利的呢?显然,这个吉并不是指俘虏吉利,而是从姬昌的视角来看,这就像“今天逮着了一只生猛海鲜”,他认为把俘虏交给殷商是吉利的,因为可以得到更多的赏赐。
在姤(gòu)卦的一爻里则提到“孚踯躅(zhí zhú)”,就是俘虏走得踉踉跄跄、一瘸一拐的,可能是俘虏在被抓捕的过程中受了伤,也可能是不听从命令被殴打所致,所以三爻里说:“臀无肤,其行次且。厉,无大咎。”就是说屁股被打烂了,走路很难看,有点磨难,不过没有太大的灾祸。
中孚卦里也说:“有孚挛如,无咎。”就是捕获了俘虏,把他们一个一个地绑在一起,方便押运。
我们学历史就知道,当年陈胜、吴广之所以要起义,就是因为他们一队人被押解着要去服兵役,路途中由于气候不利,路况不好,所以这一批人不能及时到达,按照当时严苛的法律,他们要全部被斩首,所以陈胜、吴广才说,反正都是死,不如起义吧。
于是他们喊叫说“我的手被绑住了,我要解手”。在行进的过程中,想要把自己解脱出来,只有一个理由,就说“我要上厕所”。所以“解手”这个词就变成了上厕所的代名词。
在当时,这些人牲就这样一串一串地被周这个代理家族捕获回来,然后送去遥远的文明的东方——供殷商祭祀之用。
本来押送人牲这种事情对于当时周部落的首领姬昌来说是任务,每个像牲口一样用于祭祀的人对于他来说就是一串钱。把人牲安全地、比较健康地送到目的地,他就能领到更多的赏钱。在这个逻辑之下,“吉”这类词其实就是形容他获得了战利品,而且得到了补偿和报酬。
其实这一类的文字和卦辞还有很多,在翻看这些资料时,我的内心五味杂陈。仅从这一点来看的话,周文王能有什么伟大之处呢?
改变历史的一声惨叫
有一 个细节,它可能是历史的转折点。有一次,姬昌把俘虏押送到殷都,目睹了殷商人的杀俘虏献祭仪式,这个时候,或许他才突然站在了另一个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
第四十三卦夬(guài)卦中有一句话是“扬于王庭,孚号有厉”。就是说在朝廷中,众人高声叫喊来表达王的了不起、功勋卓著。过去很多人都认为这是臣下拜见大王的一种习惯,类似高呼“万岁万岁万万岁”。
但是,后面的“孚号有厉”是什么意思呢?根据《礼记》的记载,在殷商祭祀的过程中,有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要让那些被抓住的俘虏在被砍之前大声叫喊。《礼记》中说“殷人尚声”,意思是殷商的人很崇尚大嗓门。
献祭的动物要大声嚎叫,就是在向天神禀告“来了,强壮,合格”,即“声音之号,所以诰告于天地之间也”。
《礼记》中提到,当时杀猪和杀牛献祭的时候,也要让猪和牛叫得很大声。这种仪式,相当于给钱的时候,把硬币“啪”的一声扔进财神爷的箱子里。在一些道观里,也有人会拿铜板砸铃铛。这样做其实是为了告诉自己想侍奉的神仙:“我送钱来了。”
再比如,观卦中说“盥而不荐,有孚颙(yóng)若”。“盥”的意思是盥洗台,我们经常说“盥手”,本义是倒水来洗手,象征性地洗洗擦擦,这是祭祀仪式开始的阶段。而“荐”就是杀人献祭。在《逸周书·世俘解》里提到“荐俘殷王鼎”,就是说周王灭商之后,用俘获来的商人,祭祀周族的列祖列宗,而且用的是商王的大鼎,所以这个“荐”指的是杀人献祭的意思。
“盥而不荐,有孚颙若”就是说,逮着了俘虏,本来是该杀的,但是没有杀。手都已经洗干净了,却没有动手。这个时候,俘虏的脸上露出了渴望活命的表情。这个描述很细腻,如果占到这一卦,说明你可能正面临很大的危险,也许上苍,或者外部环境,或者命运要惩罚你,但是还没动手,这个时候你的表情是什么样的呢?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占卜的过程其实是一种意识的连接——把一个上古时期的场景调出来,跟一个随机数字结合,得出了某个意向,这个场景就像一个比喻,我们要由此出发去思考:它对我现在有什么启示?
如果你把周文王的原故事文本都理解错误了,那么对你当下的判断会不会产生某种奇怪的误导?我在阅读《周易》和某些对原文的解读时,心里常常在想:我是应该回到原文,去做某些卦辞的解读,还是尊重《周易》的历史流变,思考它变成了另外的版本之后,带给人们的启发呢?这真是一个学习《周易》的人必须面临的话题。我也没有完全正确的答案,也许随着我们逐步深入学习,会渐渐地看到方向。
让我们回看姬昌的这次经历。以往,他将俘虏视为财富和战功的象征,但当他看见这些他亲手参与抓获的俘虏被以某种方式拿来祭祀,他是不是会有一种隐隐的心理变化呢?
在《周易》和其他许多文献中提到,殷商祭祀的时候不是把人烫熟了之后再去砍,而是直接在现场生砍。俘虏叫得越大声,场面越血腥越好,他们用这种方式来向上苍和他们的祖先表示敬意。俘虏叫得越大声,越让人兴奋——这种原始的快感很容易让人理解。今天你我听到这样的事情,都会觉得太过残忍,人的恻隐之心会被激发出来。
理解了这个背景之后,我们再去看孔夫子说的“仁者爱人”,讲的就是看见一个人的遭遇之后,你的同情心被激发了出来。同情心是一切善良的基础。孟子也提到“君子远庖厨”,这是儒家一个很重要的观点。不是说要不要吃肉,吃肉是不是假正义、假道义,而是说你在一再杀戮其他生命的时候,你内心的那些与生俱来的同情没有了,这是非常危险的一件事情。因为没有了这种对生命的同情,杀戮之心一旦膨胀,文明也就不存在了。
所以那一次姬昌去到商朝的首都殷墟,听到了俘虏的惨叫声。那一声惨叫也许突然激发了他的同情(人性的善闪现了,他表现出了同情而非兴奋)。在此之前,《周易》的很多卦象里,他描述的都是抓到这些精壮的俘虏多吉祥,最好用网捕捉俘虏,皮肤完整能卖高价钱等。这样的描述带着某种代理人完成业绩目标时的兴奋,但是当他真正看见了自己抓回来的俘虏在“孚号有厉”的时候,他的感受一定是不一样的。
当我看到周文王在记录那些奴隶或者是俘虏被砍得大叫,在文字当中隐隐透出某种同情的时候,我合上了这一页书。
在今天这个充满不确定的大变局时代,焦虑、困惑、信息过载成为许多人的日常状态。无论是面对职业转型、关系选择,还是内心的失衡与迷茫,我们都在寻找一套真正有底层逻辑的决策方式。无论是历史人物还是现代思想家,他们都在《周易》中找到了理解世界与自身的新方式。它所传达的,并非固定答案,而是一种面向不确定性的思维结构。
2025年6月,湛庐文化重磅推出“梁品周易”系列三部曲,这套书是正安康健创始人、《冬吴相对论》主讲人梁冬老师多年研习修行的沉淀之作,也是他的快乐读书笔记。这套书不是复述经典,也不是神秘化表达,而是一次贴近现代语境的重新演绎。它邀请你:在变化的世界中,回到自己最真实的判断与感受。
梁冬,正安康健创始人、《冬吴相对论》主讲人;视频节目《生命·觉者》系列纪录片、《睡有好眠》出品人及访谈人;音频节目《梁品·周易》《梁品·本草》《冬吴相对论》《冬吴同学会》《梁注庄子》《梁注论语》《梁品对话》《觉世悦》《睡觉》出品人;电视节目《国学堂》出品人及主讲人;曾任百度副总裁、凤凰卫视主持人及主编。
“梁品周易”系列三部曲
“梁品周易”系列图书一共三卷,包括《周易的野心》《周易有答案》(上、下册)《周易·答案之书》,分别从前传、解卦、读玩三个角度,构成了2025年最贴近当下的《周易》解读版本。
《周易的野心》是“梁品周易”系列的前传,梁冬老师结合最新考古发现、历史研究,抽丝剥茧,试图带领读者重回历史的现场,探寻《周易》诞生的秘密,以及《周易》的“前世今生”。在这本书里,暗合着周文王的隐秘野心,照见着邵庸参透的宇宙法则,深藏着荣格苦苦追寻的生命秘密。从“天子易”到“君子易”,从荣格、泡利、卫礼贤到爱因斯坦……作为六经之/首、大道之源,《周易》的影响力从何而来?
《周易有答案》(上、下册)是梁冬老师对于《周易》六十四卦的逐章精解。六十四卦,就是六十四种人生场景,三百八十四爻,就是三百八十四种应对策略。梁冬老师在《周易有答案》这本书中,逐章解读每一卦,每一爻,帮助你看清自己,看见方向,看见波浪。不管你是系统学习、全文通读,还是放在手边,在有需要的时候针对性阅读,《周易有答案》背后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决策方法,让你手握人生元剧本,从此不焦虑,不慌张。
《周易·答案之书》则以全新方式激活古老《周易》,将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化为448则自成节奏的小篇章,每一页皆可作为回应当下心念的“答案”。读者可在困惑或抉择时,随手翻阅一页,以沉静之心观照自身处境。
*以上内容经出版社授权发布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